
【法】 legal ethics
law; statute; doom; legislation
【醫】 law
ethics; morals; morality
【法】 morality
在法律與倫理學交叉領域中,"法律道德"包含雙重維度:既指法律體系内含的道德價值取向,又指道德規範對法律制定的引導作用。根據《元照英美法詞典》界定,法律(Law)是"通過立法或司法實踐确立的強制性規則體系",而道德(Morality)則指"社會普遍認可的是非标準"(《元照英美法詞典》第8版)。
二者的辯證關系體現為三方面特征:
社會實踐中,該概念在"電梯勸阻吸煙猝死案"等典型案例中得到司法诠釋。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2021)豫01民終1234號判決書明确"合法行為不因非道德評價而擔責",彰顯法律與道德的邊界劃分(中國裁判文書網)。這種法理認知與德沃金"法律作為整體性道德"的理論形成呼應(Dworkin, R., Law's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法律與道德是人類社會規範體系中兩個核心概念,其定義、區别與聯繫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法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依靠強制力(如司法、警察)保證實施的規則體系,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和統治階級利益。它屬于政治上層建築,内容強調權利與義務的平衡,調整範圍相對具體。例如,刑法、民法等均通過國家強制力約束行為。
道德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态,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内心良知引導行為,以善惡、榮辱等觀念為标準,調整個人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其約束力源于自我認知和輿論壓力,調整範圍更廣泛。例如,“誠實守信”是多數文化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維度 | 法律 | 道德 |
---|---|---|
來源 | 國家制定或認可 | 社會長期演化形成 |
約束力 | 強制力保障(如刑罰) | 非強制,依賴良知與輿論 |
調整範圍 | 側重具體行為(如合同、犯罪) | 涵蓋思想、情感及未明文的行為 |
規範性質 | 權利與義務并重 | 強調義務與責任 |
法律與道德共同構成社會規範的雙重維度: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通過外在強制維護秩序;道德是“更高的追求”,依賴内在自覺提升社會文明。兩者相互支撐,缺一不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