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rticles in a statue
code; statute
【醫】 code; legislation; nomo-
【經】 statue
bar; item; order; strip; twig
【化】 bar
【醫】 stick; streak; strip
character; civil; gentle; language; paint over; writing
法規條文(fǎguī tiáowén)指法律、規章等規範性文件中具體規定的條款内容,其英文對應術語為"legal provisions" 或"statutory provisions",強調法律文本中具有強制約束力的細則條款。
指經立法機關或授權機構正式頒布的條款,具有強制執行力。例如《立法法》明确行政法規的條文需以成文形式公布生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2015)。
條文通常以“條”“款”“項”“目”層級排列,英文表述為 Article(條)、Paragraph(款)、Subparagraph(項),例如《民法典》第104條對應 Article 104 of the Civil Code(全國人大,2020)。
“法規”狹義指國務院行政法規(如《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廣義涵蓋法律、地方性法規等;“條文”特指具體條款内容。
Provision 強調條款的約束性内容(例:penal provisions 處罰條款),而 article 側重形式上的編號單元(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十五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會,2015)。
《元照英美法詞典》定義 provision 為“法律文件中的具體規定條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法律翻譯研究中,“條文”統一譯為 provision 以保持效力對等(Li, 2018,《中國法律翻譯實踐指南》)。
術語應用示例:
《刑法》第232條關于故意殺人罪的規定 → The provision on intentional homicide in Article 232 of the Criminal Law
注:以上内容基于中國現行法律體系及法律語言學規範,術語解釋參照全國人大官網立法術語庫及權威法律工具書。
“法規條文”是法律體系中的基礎構成單元,指法規(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中以分條形式表述的具體條款,用于明确行為規範、權利義務或技術性内容。以下是綜合解釋:
構成形式
法規條文以分條列項的方式呈現,每條對應一個獨立内容,具有明确性和規範性。例如,《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解釋(二)》第8條對父母出資購房的歸屬問題分三步判定。
内容分類
行為指導
法規條文為公民、機構提供具體行為依據。例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時,若工程驗收合格,承包人仍可參照合同主張工程款(《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第2條)。
争議解決依據
在司法實踐中,條文是裁判的直接标準。如打架鬥毆可能適用《刑法》第293條“尋釁滋事罪”或第234條“故意傷害罪”,具體依情節判定。
法規條文需通過權威機關制定或認可,且具有強制力。若需查詢完整内容,可參考《立法法》或具體法規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