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兌信用狀英文解釋翻譯、保兌信用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confirmed credit; 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
分詞翻譯:
保兌的英語翻譯:
【經】 aval
信用狀的英語翻譯:
【經】 letter of credit
專業解析
保兌信用狀(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詳解
一、定義與核心功能
保兌信用狀(Confirmed L/C)指開證行(Issuing Bank)以外的另一家銀行(通常為通知行或指定銀行)應開證行請求,對不可撤銷信用狀(Irrevocable L/C)獨立添加付款擔保的行為。保兌後,該銀行(保兌行,Confirming Bank)承擔與開證行同等的第一性付款責任,受益人(Beneficiary)可向任一銀行索償。其核心功能是雙重付款保障,尤其適用于出口商對開證行資信存疑或進口國存在政治/經濟風險時。
二、運作機制與法律依據
- 保兌流程:
- 受益人要求保兌 → 開證行向通知行(或指定行)發出保兌授權 → 保兌行審核信用狀條款及風險後确認保兌并通知受益人。
- 保兌行通常收取保兌費(Confirmation Fee),費率基于風險評級(如開證行信用等級、國家風險)。
- 責任獨立性:
根據國際商會《跟單信用狀統一慣例》(UCP600)第8條,保兌行責任獨立于開證行。即使開證行破産或拒付,保兌行仍須對相符交單履行付款義務 。
三、關鍵優勢與適用場景
- 風險轉移:将開證行信用風險轉移至保兌行(通常為受益人所在地信譽良好的銀行),保障出口商安全收彙。
- 融資便利:保兌信用狀被視為高信用工具,受益人可憑此辦理福費廷(Forfaiting)或押彙融資,加速資金周轉。
- 適用場景:
- 開證行位于金融體系不穩定國家(如外彙管制嚴格地區);
- 大額交易需增強付款确定性;
- 買賣雙方首次合作或互信不足。
四、與普通信用狀的區别
條款 |
普通不可撤銷信用狀 |
保兌信用狀 |
付款責任方 |
僅開證行 |
開證行 + 保兌行(雙重擔保) |
受益人風險 |
承擔開證行違約風險 |
保兌行承擔主要信用風險 |
成本 |
僅開證費用 |
開證費 + 保兌費(0.1%-2%不等) |
五、注意事項
- 保兌範圍:保兌行僅對信用狀明确條款負責,修改需其重新确認(UCP600 Art.10)。
- 單據嚴格一緻:受益人需确保交單完全符合信用狀要求,否則保兌行可拒付(“嚴格相符原則”)。
- 費用承擔:保兌費通常由受益人承擔,但可通過貿易合同約定轉嫁進口商。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商會《跟單信用狀統一慣例》(UCP600)第8條:銀行保兌責任規範 。
- 中國人民銀行《國内信用狀結算辦法》:信用狀基本框架與風險提示(適用于跨境參照)[鍊接:www.pbc.gov.cn]
- 《英漢國際金融詞典》(中國金融出版社):保兌信用狀術語标準定義 。
- 國際商會官方意見集(ICC Opinions):保兌行責任案例分析 [鍊接:iccwbo.org]
網絡擴展解釋
保兌信用狀(Confirmed Letter of Credit)是國際貿易中一種增強付款保障的信用證類型,具體含義和特點如下:
1.定義
保兌信用狀指由開證行以外的另一家銀行(保兌行)對信用證加具保兌,承諾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情況下履行付款責任。即使開證行因破産或無理拒付,保兌行仍需兌付受益人提交的合格單據。
2.參與方
- 開證行:原始開具信用證的銀行。
- 保兌行:通常為通知行或第三方銀行,對信用證承擔獨立付款責任。
- 受益人:信用證的收款方(一般為出口商)。
3.核心特點
- 雙重付款保證:受益人同時獲得開證行和保兌行的付款承諾,安全性更高。
- 不可撤銷性:保兌信用證通常為不可撤銷信用證,未經受益人同意,開證行和保兌行均不得單方面修改或撤銷。
- 獨立性:保兌行的責任獨立于開證行,即使開證行無法付款,保兌行仍需履行義務。
4.適用場景
- 開證行資信不足或所在國存在政治、經濟風險。
- 交易金額較大,需額外付款保障。
- 出口商對進口商或開證行的信用存疑。
5.注意事項
- 成本問題:保兌服務通常收取額外費用,需權衡成本與風險。
- 條款審核:需确保信用證條款清晰、無矛盾,避免單據不符導緻拒付。
- 保兌行選擇:優先選擇國際信譽良好的銀行作為保兌行,以降低風險。
若需更完整的法律條款或操作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如、4、7)進一步了解。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