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抵前虧損英文解釋翻譯、抵前虧損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carry-back of losses

分詞翻譯:

抵前的英語翻譯:

【經】 carry-back

虧損的英語翻譯:

deficit; loss; to the bad
【經】 in the red; loss; make a loss

專業解析

抵前虧損(Loss Carryforward) 指企業當期發生的虧損,準予用以後年度的盈利進行抵補的稅務處理方式。其核心在于将曆史虧損結轉至未來盈利年度,用于沖減應納稅所得額,從而降低企業稅負。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含義與應用: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概念

  1. 中文釋義

    “抵前虧損”即“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簡稱,指企業依據稅法規定,将本納稅年度實現的利潤,優先用于填補以前年度尚未彌補的虧損額,剩餘部分再計算應納稅額。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八條

  2. 英文對應術語

    • Loss Carryforward(虧損結轉):将當期稅務虧損結轉至未來年度抵減利潤。
    • Tax Loss Carryforward(稅務虧損結轉):強調其在稅務申報中的適用性。

      來源:OECD稅務術語庫(OECD Tax Glossary)


二、操作原理與稅務規則

  1. 結轉期限

    中國稅法規定,企業虧損可向後結轉彌補,期限通常為5年(特殊行業如高新技術企業可延長至10年)。例如:

    某企業2023年虧損100萬元,2025年盈利80萬元,則2025年應納稅所得額可抵減虧損後歸零。

    來源:《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條

  2. 會計處理(中英對照)

    • 會計分錄: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虧損結轉)

    • 英文表述:

      Dr: Retained Earnings | Cr: Current Year Profit (Loss Carryforward Adjustment)

      來源:《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


三、實際應用場景

案例說明:

某制造企業2020年虧損200萬元,2021-2023年累計盈利150萬元,2024年盈利100萬元。


四、稅務價值與戰略意義

通過抵前虧損,企業可實現:

  1. 現金流優化:減少盈利年度稅款支付,緩解資金壓力;
  2. 投資激勵:鼓勵企業持續經營,避免因短期虧損放棄長期項目;
  3. 稅負公平:體現“量能課稅”原則,平衡經濟周期影響。

    來源:國際財政協會(IFA)研究報告《虧損結轉規則的國際比較》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
  2. OECD Tax Glossary(經合組織稅務術語庫)
  3. 《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財政部會計司)
  4. IFA研究報告: Loss Carryforward Provisions in Global Tax Systems

(注:具體條款請查閱財政部、稅務總局官網或專業稅務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抵前虧損”是企業稅務處理中的一個概念,通常指企業用以前年度的虧損額來抵扣當前或未來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從而減少稅負。以下是具體解釋及處理方式:


核心概念

  1. 定義
    抵前虧損是企業因經營虧損導緻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時,根據稅法規定将這部分虧損結轉至其他納稅年度,用于抵消盈利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這種機制旨在平衡企業稅負,緩解短期經營壓力。

  2. 稅務處理方式

    • 虧損結轉年限:中國稅法規定,企業虧損可向後結轉彌補,年限一般為5年(特殊行業如制造業等可延長至10年),但不可向前結轉(即不能用未來虧損抵消過去盈利)。
    • 抵扣流程:企業需向稅務機關申報虧損,經審核後,虧損額可在後續盈利年度稅前扣除,逐年遞減應納稅所得額。

操作要點


示例說明

假設某企業2024年虧損100萬元,2025年盈利80萬元,2026年盈利50萬元:


通過抵前虧損機制,企業能更靈活地應對經營波動,但需嚴格遵守稅法規定,避免違規操作。具體政策可參考《企業所得稅法》或咨詢稅務機關。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