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天立地英文解釋翻譯、頂天立地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of indomitable spirit
分詞翻譯:
頂的英語翻譯:
apex; tip; equal; go against; gore; retort
【醫】 apico-; cacumen; cupola; cupula; cupulae; cupule; fastigium; summit
vertex
【經】 top
天的英語翻譯:
day; God; Heaven; nature; sky; weather
【法】 sky
立的英語翻譯:
establish; exist; immediate; stand
地的英語翻譯:
background; ground; land; soil; the earth
【計】 GND
【化】 earth
【醫】 geo-; loci; locus
專業解析
“頂天立地”是一個極具畫面感和力量感的漢語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形象高大、氣概豪邁,或指代堅定不移、光明磊落的品格。其核心在于描繪一種支撐天地、無所畏懼的精神氣魄。
一、核心釋義與英譯
- 字面意思: 頭頂着天,腳踏着地。形容形象極其高大雄偉,巍然矗立于天地之間。
- 比喻義:
- 形容人形象高大、氣概豪邁非凡: 指一個人體格魁梧、精神昂揚,給人以強大、可靠、不可動搖的印象。
- 形容人品格崇高、光明正大、有擔當: 強調一個人正直無私、堅強不屈、有責任感,能夠承擔重任,是值得信賴和依靠的支柱。
- 形容事物巨大、雄偉: 有時也用于形容建築物或自然景觀極其宏偉壯觀。
- 常用英譯:
- Of gigantic stature; of indomitable spirit: 強調身形巨大或精神不屈不撓。這是最貼近“頂天立地”氣概的翻譯。
- Fearless; dauntless: 強調無所畏懼。
- Heroic; upright and unyielding: 強調英雄氣概、正直不屈。
- Colossal; towering: 強調體型或氣勢的巨大、高聳(更側重物理層面或比喻性的宏偉)。
- A tower of strength: 強調是強大的支柱、靠山。
二、文化内涵與權威解讀
“頂天立地”蘊含深厚的中華文化精神,常被視為理想人格的象征:
- “大丈夫”氣概的體現: 孟子提倡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與“頂天立地”所強調的剛毅、正直、擔當高度契合。它代表了一種獨立不倚、堅守原則的人格理想。
- 民族精神的象征: 在文學和話語體系中,“頂天立地”常用來形容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或具有崇高民族氣節的人物,象征着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立自強的精神脊梁。
- 責任與擔當的化身: 一個“頂天立地”的人,意味着他能夠肩負重任,是家庭、集體乃至國家的堅實支柱,值得信賴和依靠。
三、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形容形象高大,氣概雄偉豪邁。
- 《漢英大詞典》(第3版,吳光華主編): 提供了多個英譯,包括
dauntless
, fearless
, gigantic
, of indomitable spirit
, of gigantic stature
,并強調其形容人“高大、堅強有力,氣概豪邁”。 (來源:權威漢語及漢英詞典出版物)
- 《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釋義為
stand upright on one's two leg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of indomitable spirit
,并指出其比喻義為“光明正大,氣概豪邁”。 (來源:權威漢英詞典出版物)
四、用法示例
- 形容人物形象與氣概:
- 他身材魁梧,站在那裡,給人一種頂天立地的感覺。
- 戰士們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英雄好漢。
- (英譯:He stood there,of gigantic stature, giving an imposing impression. / The soldiers were alldauntless heroes.)
- 形容品格與精神:
- 我們要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光明磊落,敢于擔當。
- 中華民族是一個頂天立地、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
- (英譯:We should strive to beupright and unyielding individuals, acting with integrity and shouldering responsibilities. /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great nation,of indomitable spirit and unyielding.)
- 形容事物雄偉:
- 遠處頂天立地的群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 (英譯:Thetowering mountains in the distance loomed faintly through the mist.)
總結來說,“頂天立地”不僅描繪了物理上的高大形象,更深刻地刻畫了一種精神上的巍然屹立——正直、堅強、無畏、有擔當,是中華文化中備受推崇的理想人格境界。 其英譯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最能傳達其精神内核的表達,如 of indomitable spirit
, dauntless
, upright and unyielding
等。
網絡擴展解釋
“頂天立地”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形象高大雄偉、氣概豪邁,常用來贊美人光明磊落、志向高遠且行為正直。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意義:頭頂青天,腳踏大地,體現空間上的宏偉姿态。
- 引申意義:形容人光明正大、氣概非凡,既有崇高的精神境界(“頂天”),又有腳踏實地的行為準則(“立地”)。
2.出處與演變
- 最早見于宋代《五燈會元》:“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
- 元代《趙氏孤兒》中進一步強化其英雄形象:“我韓厥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3.象征意義
- 精神與行為的統一:象征人既有遠大理想,又有務實品格。
- 文化意象:常與“盤古開天地”等神話關聯,體現中華文化中對英雄氣概的推崇。
4.用法與例句
- 語法功能:多作定語或補語,用于描述人物形象。
- 例句:
- “先生是楚國的棟梁,是頂天立地的柱石。”(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 近義詞:威風凜凜、巍然屹立;反義詞:瞻前顧後、隨波逐流。
5.文化與社會影響
- 常用于文學、戲劇中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傳遞積極價值觀。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五燈會元》《趙氏孤兒》等文獻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