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半沸的英文解釋翻譯、半沸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half-boiled

分詞翻譯:

半的英語翻譯:

half; in the middle; semi-
【計】 semi
【醫】 demi-; hemi-; semi-; semis; ss
【經】 quasi

沸的英語翻譯:

boil
【醫】 ebullition

專業解析

"半沸的"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液體(尤其是水)在加熱過程中所處的狀态。從漢英詞典的角度來看,其核心含義和詳細解釋如下:

  1. 字面含義與核心狀态:

    • "半沸的"字面意思是"一半沸騰的"。它特指液體被加熱後,溫度升高,内部開始産生氣泡并向上運動,但尚未達到劇烈翻滾、完全沸騰的狀态。
    • 英文最貼切的對應詞是simmering。Simmering 指的是将液體加熱到剛好低于沸點的溫度,通常能看到少量小氣泡緩慢地從容器底部升起,并在液體表面輕微地、間歇性地破裂,但液體整體保持相對平靜,沒有劇烈的翻滾。
  2. 技術細節與特征:

    • 溫度範圍: 通常指水溫在70°C 到 90°C (158°F 到 194°F) 之間。這個溫度顯著高于燙手的熱水(約 60°C),但低于完全沸騰的 100°C (212°F)。
    • 物理表現: 液體表面可能出現細小的氣泡(俗稱"蝦眼泡"或"魚眼泡"),水蒸氣開始明顯蒸發,但液體沒有劇烈對流。這是介于"将沸未沸"的臨界狀态。
    • 與"沸騰"的區别: 完全沸騰(Boiling)時,液體内部和表面會産生大量快速上升的大氣泡,液體劇烈翻滾。而"半沸的"狀态則溫和得多,氣泡較小、較少,上升速度較慢。
  3. 應用場景:

    • 烹饪: 這是該詞最常見的應用場景。許多烹饪技巧要求将湯汁、炖菜或液體保持在"半沸"(simmer)狀态,而非劇烈沸騰。這種溫加熱方式有助于:
      • 使食材(尤其是肉類)緩慢變嫩,避免高溫導緻肉質變老變柴。
      • 讓香料和調味料的味道充分、溫和地釋放到湯汁中。
      • 防止湯汁過度蒸發或濺出鍋外。
      • 避免乳制品分離或某些食材破碎。
    • 泡茶: 某些對水溫敏感的茶葉(如部分綠茶、白茶)需要低于沸點的水溫沖泡。這時常會用到"半沸水"(或更具體地說"蟹眼水"、"魚眼水"等描述不同氣泡階段的詞),以避免燙傷茶葉,泡出更鮮爽、少苦澀的茶湯。
    • 其他: 泛指任何液體接近但未達到完全沸騰的狀态。

"半沸的"(bàn fèi de)是一個描述液體加熱狀态的形容詞,其英文對應詞主要為simmering。它指液體被加熱到産生少量小氣泡、溫度接近沸點(約 70-90°C / 158-194°F)但尚未劇烈翻滾的狀态。這個狀态在烹饪(如炖煮、煲湯)和泡茶等場景中非常重要,以實現特定的效果(如軟化食材、溫和萃取風味、避免破壞成分)。

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半沸”是一個較為少見的詞彙,通常指液體接近沸騰但未完全達到沸騰的狀态。根據搜索結果中的解釋,“沸”本義指液體受熱後内部産生氣泡、表面翻滾的現象()。具體分析如下:

  1. 詞義構成

    • 沸:指液體在100℃(标準大氣壓下)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如“沸點”“沸水”()。
    • 半:表示部分或未完全達到某種狀态。
      因此,“半沸”可理解為液體溫度接近沸點,已出現少量氣泡或輕微翻湧,但未完全沸騰的狀态。
  2. 使用場景
    多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例如:

    • 古時描述煮水過程(如“半沸時投茶”)
    • 科學實驗中形容液體接近沸點的臨界狀态
    • 文學比喻,如“半沸的情緒”表示蓄勢待發但未爆發的情形。
  3. 相關詞彙
    類似表達有“微沸”“将沸”,均強調接近沸騰但未達臨界點的狀态。需注意“半沸”并非現代标準術語,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或參考《古代漢語詞典》等專業資料進一步考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