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聚糖(Oligosaccharide)是由2至10個單糖分子通過糖苷鍵連接形成的短鍊碳水化合物,其分子量介于單糖(如葡萄糖)與多糖(如澱粉)之間。該術語源自希臘語“oligo”(意為“少數”)和“sacchar”(意為“糖”)的組合。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低聚糖的聚合度(DP)通常為3-10,但部分研究将二糖(如蔗糖)也納入廣義低聚糖範疇。
在生物化學分類中,低聚糖可分為功能性低聚糖和非功能性低聚糖兩類。功能性低聚糖(如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具有抗消化酶特性,可直達腸道被益生菌利用,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和營養補充劑領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的研究表明,每日攝入2-15g功能性低聚糖可顯著改善腸道菌群平衡。
從分子結構分析,低聚糖的生理功能與其糖苷鍵類型密切相關。例如β(1→4)糖苷鍵連接的異麥芽低聚糖能促進雙歧杆菌增殖,而α(1→2)糖苷鍵連接的低聚木糖則表現出更強的耐酸性。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将部分低聚糖列為公認安全物質(GRAS),批準作為膳食纖維添加劑使用。
參考文獻
低聚糖(又稱寡糖)是由2-10個單糖通過糖苷鍵連接形成的化合物,屬于新型功能性糖源,具有廣泛的應用和健康益處。以下從結構、分類、功能等方面詳細解釋:
低聚糖是由2-10個單糖分子通過糖苷鍵聚合而成的小分子糖類,糖苷鍵通過單糖的羟基脫水縮合形成。它們常以糖蛋白或糖脂形式存在,具有甜度低、熱量低的特點,且不被人體消化酶分解。
低聚糖廣泛應用于:
天然來源包括母乳、大豆、菊苣等,也可通過酶法水解澱粉或合成法制備。例如,低聚果糖常從菊苣提取,異麥芽低聚糖通過澱粉轉化生成。
低聚糖憑借其獨特的結構和功能特性,成為連接營養學與健康産業的重要成分,未來在功能性食品和精準營養領域潛力巨大。如需更專業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或人民網健康專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