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cursive
【計】 recursion; recurssion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遞歸的”是一個重要的跨學科術語,主要對應英文中的recursive。其核心含義是指:
一種通過自身進行定義或操作的過程或方法。 即一個對象、函數或過程直接或間接地調用自身,或通過重複應用相同的規則來定義更複雜結構的方式。
數學領域
遞歸定義:通過基礎情形(base case)和遞歸步驟(recursive step)定義序列或函數。
例:階乘函數 ( n! ) 定義為:
$$ n! = begin{cases} 1 & text{若 } n=0 quad text{(基礎情形)} n times (n-1)! & text{若 } n>0 quad text{(遞歸步驟)} end{cases} $$
來源:經典數學教材《具體數學》(Concrete Mathematics)
計算機科學
遞歸函數:函數在執行過程中調用自身以解決子問題。
例:計算斐波那契數列的遞歸算法:
def fib(n):
if n <= 1:# 基礎情形
return n
else: # 遞歸步驟
return fib(n-1) + fib(n-2)
來源:計算機科學權威教材《算法導論》(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遞歸的”(recursive)指“涉及重複應用同一規則或過程以達成結果”。
“通過自身或更小規模的自身實例定義或構造”。
遞歸是數學歸納法、分治算法、語法解析(如編程語言編譯器)的核心邏輯模型,體現了“自相似性”這一自然與科學中的普遍規律。
參考資料:
遞歸是一種在計算機科學和數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指通過将問題分解為更小規模的同類問題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自我調用”和“分而治之”。以下是關鍵要點解析:
1. 基本定義 遞歸函數包含兩個必要部分:
2. 典型示例 以斐波那契數列為例: $$ F(n) = begin{cases} 0 & n=0 1 & n=1 F(n-1) + F(n-2) & n>1 end{cases} $$ 這裡 n=0 和 n=1 是基線條件,F(n-1)+F(n-2) 是遞歸步驟。
3. 應用場景
4. 注意事項
5. 與疊代的對比
理解遞歸需要把握“将大問題拆解為相似小問題”的核心邏輯,同時注意控制遞歸終止條件。在實際編程中,常通過備忘錄模式(Memoization)優化遞歸性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