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或”英文解釋翻譯、點“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dotted OR
分詞翻譯:
點的英語翻譯: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或的英語翻譯:
either; maybe; or; perhaps
【計】 OR
專業解析
“或”在漢英詞典中的詳細釋義與用法
“或”是現代漢語常用虛詞,主要表示選擇、可能性或不确定關系。其核心含義對應英語中的“or”,但在不同語境下具有更豐富的用法。以下釋義綜合權威漢英詞典,分項說明:
一、核心釋義:表示選擇關系(Corresponding to "or")
-
連接并列成分,表示二選一或多項選一
- 例句:“蘋果或香蕉” → “appleor banana”
- 用法:連接詞、短語或分句,強調非此即彼或多種可能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589頁)。
- 例:“會議在周一或周二舉行。” → “The meeting will be held on Mondayor Tuesday.”
-
表示等同或近似選項
- 例句:“紅茶或black tea” → “black tea (紅茶)or black tea”
- 說明:用于解釋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稱(《牛津英漢漢英詞典》,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1124頁)。
二、擴展用法:表示可能性與不确定性
-
推測或不确定狀态(Equivalent to "perhaps/maybe")
- 例句:“他或已知情。” → “Perhaps he already knows.”
- 語境:常見于書面語,表達委婉推測(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第308頁)。
-
條件性假設(Implied condition)
- 例句:“或有不測,務必小心。” → “If anything unexpected happens, be cautious.”
- 說明:隱含“如果”的假設意義,多見于成語或固定表達(《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3卷,第102頁)。
三、古漢語殘留用法
-
通假“惑”,表疑惑(Archaic use as "confused")
- 例:“無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Don’t beconfused by the king’s lack of wisdom.”
- 注:此用法現代漢語罕見,僅存于文言引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第167頁)。
-
副詞“有時”(Sometimes)
- 例:“馬或千匹。”(《史記》)→ “Horsessometimes number in the thousands.”
四、語用特征與常見搭配
- 固定結構:
- “或……或……” → “either…or…”(例:“或早或晚” → “either earlyor late”)
- “或許/或者” → “perhaps/maybe”(表推測)
- 否定句式:
- “既不……也不……” → “neither…nor…”(“或”不直接用于否定,需轉換結構)
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72.
- 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8.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 王力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 商務印書館,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或”字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現代漢語中的主要用法
-
表示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譯為“也許”“或許”,常用于推測或假設。例如:“發改委或将在本月底前再降油價”。
-
表示選擇關系
作為連詞,連接兩個并列成分,相當于“或者”。例如:“會遊泳的遊過去,不會遊泳的或(乘船)過去”。
-
指代不明确的對象
譯為“有的人”“某人”,如“或告之曰”(有人告訴他)。
-
表示輕微程度
強調必要性或緊迫性,如“不可或緩”(不能有絲毫拖延)。
二、古漢語中的特殊含義
- 虛詞用法:部分語境中無實義,僅起語法作用。
- 代詞功能:泛指人或事物,如“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三、“點”的基本含義(補充)
“點”讀作diǎn,常見釋義包括:小痕迹(斑點)、關鍵部分(重點)、時間單位(鐘點)等。例如:“點子”可指辦法或節拍。
若您的問題涉及“點”與“或”的組合用法,請補充具體語境以便進一步分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