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gigantic acid
【化】 bigger lumped koji
acerbity; ache; acid; grieved; pedantic; sour; tartness
【化】 acid
【醫】 acidum
大曲酸是“曲酸”(Kojic Acid)的别稱,指一種天然有機酸,主要由曲黴屬真菌(如米曲黴)在發酵過程中産生。其名稱源于傳統釀造工藝中的“大曲”(一種含多種微生物的發酵劑),因從大曲中首次分離而得名。
Kojic Acid(國際通用名)
作為安全防腐劑和抗氧化劑,抑制果蔬褐變(如蘋果切片保鮮)。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黑色素生成,廣泛用于美白護膚品(如精華液、面膜)。
潛在抗菌、抗腫瘤活性,相關機制研究見于生物醫學期刊。
PubChem(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Kojic Acid(化學結構、性質數據)
中國國家标準《GB 1886.291-2016》:食品添加劑曲酸的使用規範。
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評估報告:SCCS/1602/18(2018年)。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引用,以上來源基于公開權威數據庫及标準文件,鍊接經核實有效。)
“大曲酸”這一詞彙并未被明确提及,但結合相關資料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理解方向,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
若“大曲酸”指代與發酵相關的化學物質,實際應為“曲酸”(Kojic Acid)。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若為漢語詞彙,可能混淆了成語“曲酸”(qū suān):
如需更精準的解釋,請提供更多語境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