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應變規英文解釋翻譯、電阻應變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resistance strain gage
分詞翻譯:
電阻的英語翻譯:
resistance
【計】 ohmic resistance; R
【化】 resistance
【醫】 resistance
應變規的英語翻譯:
【化】 strain gauge
專業解析
電阻應變規(Resistance Strain Gauge)是一種基于金屬或半導體材料的傳感器裝置,通過測量材料受力變形時電阻值的變化來量化應變。其核心原理是材料的“應變-電阻效應”,即當導體或半導體發生機械形變時,其電阻率會因幾何尺寸變化和壓阻效應而發生改變。
結構與組成
典型電阻應變規由基底材料(如聚酰亞胺)、敏感栅(康銅或鎳鉻合金箔)、引出導線及保護層構成。敏感栅以特定栅格形狀(如單軸或雙軸布局)粘附于基底,通過光刻技術實現微米級精度。
技術參數
- 靈敏系數(Gauge Factor):2.0-4.0(金屬)或50-200(半導體),中國國家标準GB/T 13992-2010規定金屬箔式應變計靈敏系數标稱誤差需≤±1%;
- 電阻值:常見120Ω、350Ω,符合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2047-8标準;
- 溫度補償:采用自補償設計或橋路補償法,參考《工程測量技術手冊》(張宏偉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版)第三章。
應用領域
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如橋梁應變分析)、航空航天材料強度測試,以及工業設備載荷标定。美國ASTM E251-2022标準明确規定了應變規在材料力學性能測試中的校準流程。
網絡擴展解釋
電阻應變規(又稱電阻應變計或應變片)是一種基于電阻應變效應的傳感器,用于測量物體受力後的微小形變。其核心原理是材料在機械變形時電阻值發生變化,通過測量電阻變化間接獲得應變數據。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原理
- 電阻應變效應:導體或半導體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其電阻值會隨機械變形(拉伸或壓縮)而變化。金屬材料主要表現為幾何形變引起的電阻變化(),而半導體材料則因壓阻效應(電阻率變化)更顯著()。
- 壓阻效應:特指半導體材料在外力下電阻率變化的物理現象,與微觀結構(如晶格變形、電子遷移)直接相關()。
2. 結構與類型
- 金屬應變片:常用康銅、鎳鉻合金等金屬箔制成,通過幾何形變改變電阻,適用于一般應力測量。
- 半導體應變片:基于矽等半導體材料,壓阻效應更敏感,靈敏度是金屬的數十倍,常用于高精度微系統()。
3. 應用領域
- 工程監測:橋梁、建築結構的應力分析,實時檢測形變與安全性。
- 機械測試:航空航天部件、汽車零件的疲勞試驗。
- 微系統與納米技術:微型傳感器中測量分子級應變()。
4. 特點與局限性
- 優點:靈敏度高、體積小、響應快,可測動态與靜态應變。
- 局限性:溫度敏感(需溫度補償),半導體材料易受非線性誤差影響()。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技術參數,可參考材料力學或傳感器技術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