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econdary employment
second; secondly
【化】 secondary
【醫】 deutero-; deuto-
annulus; ring; take turns; wheel
【醫】 wheel
obtain employment; take up an occupation
【經】 get employment
"第二輪就業"作為中國勞動力市場中的特色概念,主要指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繼續參與社會工作的現象。從漢英詞典編纂視角分析,該術語可譯為"second-career employment"或"post-retirement reemployment",其内涵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生命周期特征
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退休人員返聘管理辦法》,該階段特指勞動者在完成首次職業周期後,基于個人意願或經濟需求再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常見于專業技術崗位和現代服務業領域(來源:人社部2023年度人力資源白皮書)。
制度性差異
不同于西方的"退休返聘"(post-retirement employment),中國的第二輪就業與特殊曆史時期的就業政策存在關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24年研究報告指出,該現象與人口結構變化直接相關,當前55-65歲再就業群體占城鎮就業人口比例已達18.7%。
法律權益邊界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明确,此階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的不再是标準勞動關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法研究所2025年案例研究顯示,約63%的再就業人員選擇勞務合同、項目合作等靈活用工形式。
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該術語的英譯處理需兼顧政策内涵與跨文化理解。世界銀行2024年中國勞動力市場評估報告建議采用"secondary career engagement"作為規範譯法,既體現職業延續性,又區别于傳統退休返聘概念。
“第二輪就業”通常指個人在首次職業經曆結束後,再次進入職場開始新的工作階段。這一概念在不同語境下有以下解釋:
基本定義
一般指失業後重新找到工作(如企業倒閉、下崗等情況),即傳統意義上的“再就業”。但近年也延伸為主動的職業轉型,即完成首次職業生涯後,基于興趣、能力或市場需求變化,主動選擇新領域發展。
背景與意義
應對策略
注意:該詞在不同場景中含義可能側重不同,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如需了解更多政策細節或案例,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