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degree of ramming
disturb; pound with a pestle; pug; smash
【化】 compactness; tightness; volumetric weight
"搗緊度"是建築工程領域專業術語,指通過機械或人工方式對混凝土、砂石等材料進行搗實處理後達到的密實程度。其英文對應表述為"compaction degree"或"tamping density",常出現在工程質量檢測報告中。
該概念涉及兩個核心參數:一是材料經搗實後的實際幹密度,二是實驗室測定的最大幹密度。根據中國國家标準《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标準》(GB/T 50080-2016,搗緊度的合格标準需達到98%以上的密實度,具體通過貫入阻力試驗或振動台法進行測定。
在道路路基施工領域,美國ASTM D698标準規定了标準搗實試驗(Standard Proctor Test)的具體操作流程,要求分層填築材料時每層搗實厚度不超過20cm,确保達到設計要求的承載力指标。英國BS 1377-4:1990規範則強調搗實過程需控制含水率波動範圍在±2%以内,以避免出現彈簧土現象。
該指标直接影響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如混凝土結構搗實不足會導緻蜂窩狀孔隙,降低抗壓強度。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實證數據顯示,搗緊度每降低5%,鋼筋混凝土梁的承載力将衰減12-15%。現代施工中多采用智能振動棒配合傳感器實時監測密實度,确保達到規範要求的搗實标準。
“搗緊度”是一個專業術語,在不同領域有不同側重的解釋:
基本構成解析
機械領域定義
在機械工程中,“搗緊度”(degree of ramming)特指通過外力搗實材料(如砂型鑄造中的型砂)後的密實程度,直接影響材料結構的穩定性()。
農業與環境科學關聯
雖然未直接提及“搗緊度”,但土壤緊實度的測量方法(如探針阻力)與搗壓過程有相似性,均涉及外力作用下的密實狀态評估()。
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通常用于描述通過搗壓操作實現的材料密實程度。若涉及工程或鑄造場景,建議參考機械領域的定義;若涉及土壤或地質研究,則與緊實度概念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