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膽甾烯醇(Cholesterol)是甾體類化合物中的一種重要脂質分子,其英文名稱為"Cholesterol",源自希臘語"chole"(膽汁)和"stereos"(固體)。該物質化學式為$$C{27}H{46}O$$,分子結構包含四個稠合碳環(三個六元環和一個五元環)及一個羟基基團,屬于動物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
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定義,膽甾烯醇具有兩親性特征,既含有疏水的碳氫鍊,又具備親水的羟基基團。這種特性使其能在生物體内發揮雙重作用:一方面構成細胞膜雙層結構(占比約30%),另一方面作為合成維生素D、膽汁酸和類固醇激素的前體物質。
美國心髒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指出,正常成年人血清總膽甾烯醇水平應低于200 mg/dL。其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将膽甾烯醇從肝髒運送至外周組織,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負責逆向轉運。當LDL濃度超過130 mg/dL時,可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生物化學雜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最新研究顯示,人體約70-80%的膽甾烯醇由肝髒自主合成,其餘通過膳食攝入。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植物甾醇可通過競争性抑制機制降低腸道對動物源性膽甾烯醇的吸收率。
膽甾烯醇(Cholestanol)是一種與膽固醇密切相關的類固醇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膽甾烯醇又稱膽甾烷醇,是膽固醇(Cholesterol)的還原産物,化學結構上屬于5α-膽固醇的二氫衍生物。其分子式為$$C{27}H{48}O$$,分子量約為388.67,含有27個碳原子,屬于飽和類固醇。
特征 | 膽甾烯醇(Cholestanol) | 膽固醇(Cholesterol) |
---|---|---|
化學結構 | 飽和類固醇(無雙鍵) | 含一個雙鍵的類固醇 |
功能 | 代謝标志物 | 細胞膜組成、激素合成原料等 |
存在 | 少量存在于血液和組織 | 廣泛分布于動物細胞 |
若用戶實際想了解“膽固醇”,其核心信息如下:
膽固醇(Cholesterol)是環戊烷多氫菲衍生物,參與細胞膜形成、膽汁酸合成及激素生産,約80%由肝髒合成,20%來自食物。高膽固醇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需通過飲食或藥物調控。
如需進一步區分兩者或獲取實驗參數(如檢測方法),建議參考生化文獻或醫學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