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ajeput; cajuput
白千層(學名:Melaleuca leucadendra)是桃金娘科白千層屬常綠喬木,漢英詞典中常譯為"Paperbark Tree"或"Cajeput Tree"。該名稱源自其樹皮特征,多層紙質狀剝落結構形成獨特白色斑駁紋理,漢語"千層"形象描述其樹皮堆積形态,英語名稱則強調樹皮用途和植物分類屬性。
植物學特征:
成熟樹幹外層樹皮呈灰白色,可逐層剝離達數十層,新生樹皮為粉紅色。葉片狹長披針形,含揮發性桉葉油素,揉碎後散發樟腦氣味。穗狀花序頂生,乳白色瓶刷狀花朵具有典型桃金娘科特征。
傳統應用:
澳大利亞原住民将樹皮用于建造防水棚屋,《澳大利亞國家植物園》記載其葉片蒸餾提取的茶樹精油(Cajeput Oil)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廣泛運用于傳統醫藥領域。樹皮多層結構在叢林環境中具有防火隔熱功能。
詞源解析:
屬名Melaleuca源自希臘語"melas"(黑色)與"leukos"(白色),指該屬植物深色樹幹與白色樹皮的色彩對比。種加詞leucadendra意為"白樹",對應中文命名邏輯。現代分類體系已确認該物種包含超過200個變種。
文化象征:
作為澳大利亞東部沿海标志性樹種,白千層在殖民時期被用作邊界标記樹。《悉尼植物标本館》檔案顯示,18世紀歐洲移民曾用其樹皮制作臨時書寫材料,這一曆史用途強化了其中英文名稱的關聯性。
白千層是一種桃金娘科白千層屬的常綠喬木,其名稱來源于其獨特的樹皮特征。以下是關于該植物的詳細解析:
形态特點
生長習性
原産于澳大利亞,喜溫暖濕潤環境,耐旱耐寒,適應性強,中國廣東、福建、廣西等地廣泛栽培,多作行道樹。
樹皮層層剝落的特性是其主要識别标志,新樹皮不斷将老樹皮推擠脫落,形成獨特的“千層”外觀。
需注意與“互葉白千層”(Melaleuca alternifolia)和“綠花白千層”(Melaleuca quinquenervia)區分,三者同屬但葉片形态及精油成分不同。
白千層以樹皮特征命名,兼具觀賞、藥用和經濟價值,是華南地區常見的綠化樹種。更多形态細節可參考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