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結晶體管英文解釋翻譯、單結晶體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unijunction transistor
分詞翻譯:
單的英語翻譯:
odd; single
【醫】 azygos; mon-; mono-; uni-
結的英語翻譯:
congeal; form; knot; settle; vinculum; weave
【醫】 knob; knot; node; nodule; noduli; nodulus; nodus; noeud
晶體管的英語翻譯:
transistor
【計】 MOS transistor; npn
【化】 transistor
專業解析
單結晶體管 (Dānjié Jīngtǐguǎn / Unijunction Transistor - UJT)
在電子工程領域,單結晶體管(Unijunction Transistor, UJT)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三端半導體器件。雖然名稱中包含“晶體管”,但其結構和工作原理與常見的雙極結型晶體管(BJT)或場效應晶體管(FET)有本質區别。它本質上是一個負阻器件,主要用于振蕩器、定時電路和觸發電路中。
1. 結構原理 (Structure Principle)
- 漢英對照: UJT 由一個輕摻雜的N型矽棒構成,形成唯一的“基極”通道。在棒的一側,靠近一個基極端(B2)的位置,通過合金工藝形成一個P型發射區,引出發射極 (Emitter, E)。矽棒的兩端分别引出兩個基極 (Base, Base1/B1 and Base2/B2)。因此,它隻有一個PN結(位于發射極E和N型矽棒之間),這也是“單結”名稱的由來。
- 等效電路: 兩個基極(B1和B2)之間的N型矽棒可以等效為一個固定電阻(稱為基極間電阻 Rbb)。發射極E接入的位置将Rbb分成兩個部分:RB1(E到B1)和RB2(E到B2)。在E和B1之間,存在一個等效的二極管(代表那個唯一的PN結)。
2. 工作特性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 漢英對照: UJT的核心特性是其負阻特性 (Negative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當發射極電壓 (Ve) 從零開始增加但低于某個特定值(稱為峰點電壓 Vp)時,等效二極管反偏,隻有很小的反向漏電流(反向電流 Ire)流過發射極。當Ve達到并略微超過Vp時,PN結正偏導通,大量空穴注入N型基區。這些空穴降低了發射極附近(主要是RB1區域)的電阻率,導緻RB1急劇減小。這使得即使Ve開始下降,發射極電流 (Ie) 也會急劇增加,呈現出電壓下降電流上升的負阻區 (Negative Resistance Region)。當Ie增大到一定程度(谷點電流 Iv)後,器件進入飽和區 (Saturation Region),此時特性類似于一個正向導通的二極管。
3. 主要應用 (Main Applications)
- 漢英對照: UJT最主要的應用是構成張弛振蕩器 (Relaxation Oscillator)。利用其負阻特性,配合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可以産生鋸齒波或尖脈沖。它也被廣泛用于:
- 定時電路 (Timing Circuits): 控制時間延遲。
- 觸發電路 (Trigger Circuits): 産生控制信號,例如用于可控矽(SCR)或三端雙向可控矽(TRIAC)的觸發。
- 脈沖發生器 (Pulse Generators)。
4. 與普通晶體管的關鍵區别 (Key Differences from Conventional Transistors)
- 漢英對照: UJT不是放大器 (Not an Amplifier)。它不能像BJT或FET那樣放大信號。它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一個開關器件 (Switching Device) 或負阻元件 (Negative Resistance Element),其工作狀态由發射極電壓控制,而非基極電流(BJT)或栅極電壓(FET)。它隻有一個PN結 (Only One PN Junction),而BJT有兩個。
5. 使用注意事項 (Usage Notes)
- 漢英對照: 設計UJT電路時,需要根據器件規格書選擇合適的分壓比 η (Intrinsic Standoff Ratio)(η ≈ RB1 / Rbb,是器件固有參數)、峰點電壓Vp和谷點電流Iv。連接在B1和B2之間的電阻值需要適中,過小可能使器件無法進入負阻區,過大則可能限制電流或影響振蕩頻率。
引用參考 (References):
- 來源: 《電子線路(線性部分)》(第五版),謝嘉奎 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标準教材,詳細闡述UJT結構、特性曲線效電路及振蕩器應用)。
- 來源: 《半導體器件物理與工藝》(第三版),施敏, 伍國珏 著,趙鶴鳴 等譯,蘇州大學出版社。 (權威著作,深入講解半導體物理基礎,包含PN結及UJT等器件原理)。
- 來源: ON Semiconductor, Programmable Unijunction Transistor (PUT) Datasheet and Application Notes. (主要半導體制造商,提供實際器件參數、特性曲線和應用電路示例,如 2N6027/8 系列PUT,PUT是UJT的一種改進型)。
網絡擴展解釋
單結晶體管(Unijunction Transistor, UJT)是一種特殊的三端半導體器件,具有獨特的結構和負阻特性。以下從結構、原理、特性、應用及參數五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1.結構與組成
- 核心結構:由一個高阻N型矽片作為基區,兩端通過歐姆接觸引出兩個基極(B1和B2),中間靠近B2的一側通過合金法或擴散法形成P型區作為發射極(E),構成唯一的PN結。
- 别名:因其結構特點,又稱“雙基極二極管”或“基極二極管”。
2.工作原理
- 電壓分壓:當B1和B2間施加電壓時,基區形成均勻電場,發射極E與B1間的分壓比由内部電阻決定(η = R_B1 / R_BB)。
- 導通條件:當發射極電壓超過阈值(V_P = ηV_BB + V_D,V_D為PN結壓降約0.6~0.7V),PN結正偏導通,E與B1間電阻驟降,進入負阻區。
3.特性
- 負阻特性:導通後電流增大但電壓降低,形成典型的負阻曲線,適用于開關和振蕩電路。
- 溫度穩定性:開關特性受溫度影響小,可靠性高。
4.主要參數
- 基極間電阻(R_BB):通常為2~10 kΩ,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 分壓比(η):由結構決定,範圍0.3~0.85。
- 反向耐壓(V_CB1):發射極與基極間的耐壓值。
5.典型應用
- 弛張振蕩器:利用負阻特性生成鋸齒波或脈沖信號。
- 定時與控制電路:如SCR(可控矽)觸發電路。
- 階梯波發生器:用于數字電路中的時序控制。
單結晶體管通過獨特的負阻效應實現快速開關功能,在脈沖和數字電路中應用廣泛。其結構簡單、成本低,但需注意分壓比和溫度對參數的影響。更多細節可參考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