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當洛斯氏綜合征英文解釋翻譯、當洛斯氏綜合征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anlos's syndrome; Ehlers-Danlos disease; Ehlers-Danlos syndrome

分詞翻譯:

當的英語翻譯:

equal; proper; when; bear; serve as; work as; pawn

斯的英語翻譯:

this
【化】 geepound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綜合征的英語翻譯:

【醫】 complex; symptom complex; symptom grouping; symptom-complex
symptom-group; symptomes complice; syndrome

專業解析

當洛斯氏綜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 EDS)是一組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的總稱,主要特征為皮膚過度伸展、關節過度活動以及組織脆弱性增加。其核心病理機制是膠原蛋白(人體主要結構蛋白之一)的合成或加工缺陷,導緻皮膚、血管、韌帶等結締組織的強度和彈性異常。

核心臨床特征

  1. 皮膚表現:皮膚呈現特征性的“天鵝絨”質地,可被過度拉伸(皮膚伸展性增高),且脆性增加導緻輕微創傷後易出現撕裂、難以愈合的傷口或廣泛瘢痕(卷煙紙樣瘢痕)。
  2. 關節表現:全身關節活動範圍異常增大(關節過度活動),易發生關節脫位、半脫位及慢性疼痛,部分類型可伴隨早發性骨關節炎。
  3. 系統并發症:部分亞型(如血管型EDS)可累及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動脈瘤、血管破裂或器官穿孔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症。

遺傳與分型

根據2017年國際分類标準,EDS分為13種亞型,最常見為過度活動型(hEDS) 和經典型(cEDS)。緻病基因涉及膠原蛋白編碼基因(如 COL5A1, COL5A2)或相關修飾酶基因(如 TNXB, PLOD1),多數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診斷與權威定義

診斷需結合臨床評估(如Beighton評分量化關節活動度)及基因檢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定義EDS為“因膠原代謝障礙導緻的多系統疾病,以皮膚彈性過高、關節不穩定及組織脆弱為标志”。全球發病率約為1/5,000,不同亞型嚴重程度差異顯著。


參考資料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Genetic and Rare Diseases Information Center: Ehlers-Danlos Syndromes.
  2. Malfait F, et al. The 2017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Ehlers-Danlos Syndromes.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C.
  3. Byers PH, et al. Diagnosis, 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 in vascular Ehlers-Danlos syndrom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4. The Ehlers-Danlos Society.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EDS.
  5.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MedlinePlus Medical Encyclopedia: Ehlers-Danlos syndrome.

網絡擴展解釋

埃勒斯-當洛斯綜合征(Ehlers-Danlos Syndrome,簡稱EDS),又稱當洛斯氏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主要影響皮膚、關節、血管等部位的膠原蛋白結構或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背景

該病最早由丹麥醫生Edvard Ehlers(1901年)和法國醫生Henri-Alexis Danlos(1908年)描述并命名。其核心病因是膠原蛋白代謝缺陷或基因突變(如COL5A1/COL5A2基因異常),導緻結締組織脆弱。

主要特征

  1. 皮膚異常

    • 皮膚彈性過度,可被拉伸後迅速回彈,觸感如天鵝絨般柔軟。
    • 皮膚脆弱易受損,輕微碰撞即可出現瘀傷或撕裂傷口。
  2. 關節過度活動

    • 關節活動範圍遠超正常,易導緻脫臼、慢性疼痛及脊柱側凸等問題。
  3. 血管與内髒問題

    • 血管壁脆弱,可能引發動脈瘤或血管破裂;胃腸道、膀胱等器官也可能出現憩室或穿孔。

分類與診斷

目前已知EDS有至少13種亞型,其中經典型(關節和皮膚症狀為主)和血管型(血管并發症高危)較常見。診斷需結合臨床表現、家族史及基因檢測,但部分類型仍缺乏明确生物标志物。

治療與管理

社會認知挑戰

由于疾病罕見且症狀多樣,許多患者長期被誤診或漏診。近年來公衆關注度有所提升,但醫療領域仍需加強相關教育及研究支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