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sjudged case
alternate; complex; fault; wrong
【醫】 allo-
【經】 miscount
case; desk; file; law case; record; table
在漢英法律詞典體系中,"錯案"對應的标準譯法為"misjudged case",其核心定義為司法機關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因事實認定錯誤或法律適用不當導緻的司法裁決錯誤。該術語具有以下三層法律内涵:
程式瑕疵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242條,錯案的形成多源于證據收集不規範或審判程式違規,如刑訊逼供取得的無效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幹意見》進一步明确,違反訴訟程式是錯案認定的重要标準。
結果可溯性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司法統計顯示,2023年全國法院通過審判監督程式糾正的刑事錯案中,78%涉及物證鑒定錯誤。這類案件在英美法系中對應"wrongful conviction",《布萊克法律詞典》強調其必須具備"clear and convincing evidence"的糾錯依據。
救濟法定性
參照《國家賠償法》第17條,經法定程式撤銷原判的案件,當事人可申請國家賠償。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發布的指導案例第94號确立"過錯責任與結果責任并重"的賠償原則,體現錯案救濟的雙重法律屬性。
“錯案”是法律術語,指司法機關在審判過程中因事實認定、法律適用或程式錯誤導緻的不公正判決。以下從定義、分類、糾正機制三方面詳細解析:
錯案是指司法機關因錯誤判斷、證據不足、法律適用偏差或程式違規,導緻案件實體處理或程式適用存在錯誤的裁判結果。例如将無罪者判為有罪(實體錯誤),或未按法定程式取證(程式錯誤)。
實體處理錯誤
程式適用錯誤
我國司法體系通過再審程式糾正錯案,例如2024年披露的十餘起重大冤錯案改判。巴金在《三次畫像》中提到的“右派分子”錯案平反,即典型的曆史錯案糾正案例。
提示:具體案件是否構成錯案需由法院依法認定,若需了解某類案件糾錯标準,建議查閱《刑事訴訟法》或咨詢法律專業人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