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款人(Depositor)指在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開立賬戶并存入資金的個人或實體。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機構客戶身份識别管理辦法》,存款人需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并籤署協議,享有存取自由、利息收益及賬戶隱私保護等法定權益。在國際金融術語中,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将其定義為"the party placing funds in a deposit account with contractual agreement"。
存款人的法律地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三章第二十九條保護,規定商業銀行應當為存款人保密,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有權拒絕任何單位查詢賬戶信息。中國銀保監會2024年修訂的《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确,存款人享有對賬戶管理費、利率變動等信息的知情權。
在跨境金融場景下,存款人需遵守外彙管理局《境内機構外币現鈔收付管理辦法》關于外币存款的申報要求。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度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存款人權益保護體系已覆蓋97.6%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www.pbc.gov.cn
IMF術語庫 www.imf.org/external/terms
中國人大網法律數據庫 www.npc.gov.cn
銀保監會公告 www.cbirc.gov.cn
外彙管理局政策文件 www.safe.gov.cn
中國銀行業協會報告 www.china-cba.net
存款人是指自願将資金存入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客戶主體,其定義和分類可綜合多個來源歸納如下:
存款人指向銀行存儲資金(包括貨币或資産)的個人或組織,享有存款自願、取款自由等權利,銀行需履行保密義務。
根據用途和主體性質,主要分為四類:
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儲蓄存款等,是銀行主要的信貸資金來源。
存款人與“儲戶”概念類似,但後者多指以儲蓄保值為目的的個人用戶。如需法律條款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商業銀行法》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