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麻布(cū má bù)在漢英詞典中定義為一種由天然植物纖維編織而成的粗糙紡織品,對應的英文術語為"burlap"或"hessian"。該材質主要由黃麻(jute)或亞麻(flax)纖維制成,具有獨特的十字交叉編織紋理和褐色原色特征。
從紡織工藝角度分析,粗麻布的經緯密度通常在每平方英寸8-12根紗線之間,紗線支數多采用公制6-10支的粗紡工藝。這種結構特征使其具備高透氣性和耐磨性,但同時降低了織物的柔軟度。據《牛津紡織材料手冊》記載,傳統粗麻布的克重範圍在200-400g/m²之間,抗拉強度可達35-50N/5cm(來源:Oxford Textile Institute)。
在應用領域方面,粗麻布作為包裝基材的曆史可追溯至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大英博物館的工業史檔案顯示,印度黃麻協會(IJMA)于1854年開始标準化生産粗麻布包裝袋,用于全球谷物運輸(來源:British Museum Industrial Archive)。現代應用中,該材料已延伸至室内裝飾領域,美國室内設計師協會(ASID)2023年度報告指出,粗麻布牆飾的市場占有率同比增長17%,主要應用于田園風格裝修(來源:ASID Annual Report)。
粗麻布是一種由天然植物纖維制成的粗糙織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粗麻布主要使用黃麻或劍麻纖維機織而成,黃麻纖維通過紡線、撚合後編織成堅韌的布料。未經化學處理的粗麻布常用于食品包裝和園藝領域。
粗麻布在漢語中常比喻簡陋的事物或環境,例如“麻布”成語形容條件粗劣。夢境中則可能暗示自卑、悔恨或屈辱感。
《列子·楊朱》提到“常衣縓黂”,指宋國農夫穿粗麻布衣過冬;《北齊書》中“緼襏”亦指貧者衣物,體現其曆史普遍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應用或文化背景,可參考、5、10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