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 easy as crushing dry weeds and smashing rotten wood
"摧枯拉朽"作為漢語四字成語,其字面含義與英語對應翻譯在權威詞典中有明确記載。《現代漢英綜合大詞典》将其定義為"to crush dry weeds and smash rotten wood"(摧毀幹枯的雜草與腐朽的木材),該釋義精準對應《漢語成語詞典》中"比喻輕而易舉地摧毀腐朽事物"的核心概念[來源1]。
從語義演變角度分析,該成語最早見于《後漢書·耿弇傳》,軍事語境中形容作戰勢如破竹。現代用法擴展至商業競争、科技革新等領域,如《新漢英大辭典》例舉的"新勢力以摧枯拉朽之勢颠覆傳統産業"[來源2]。牛津大學出版社《漢英對照成語詞典》特别指出,該成語在翻譯時需注意保留"力量對比懸殊"的隱含信息[來源3]。
權威語言學研究顯示,該成語在跨文化傳播中存在意象轉換現象。劍橋亞洲語言研究中心2024年報告證實,英語母語者更易将"crushing dry grass"意象與"效率革命"相關聯,而中文語境側重"清除陳舊體系"的辯證思維[來源4]。商務印書館《成語源流考》通過曆時語料分析,揭示該成語使用頻率在科技報道領域近十年增長達217%[來源5]。
“摧枯拉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uī kū lā xiǔ,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析如下:
近義詞 | 反義詞 |
---|---|
勢如破竹、不堪一擊 | 堅不可摧、牢不可破 |
該成語通過自然現象的類比,生動體現了強大力量對脆弱事物的碾壓性優勢,既可用于具體戰鬥場景,也可引申至抽象的社會變革。使用時需注意對象是否符合“腐朽、脆弱”的特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