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orase pyrite
careless; coarseness; grossly; thick; wide
【医】 pachy-
【化】 common pyrite; iron pyrite; mundic; pyrite
【医】 iron pyrites
粗黄铁矿(Cū Huáng Tiě Kuàng)是一种重要的硫铁矿物,在矿物学和工业领域具有特定含义。以下是基于汉英词典视角的详细解释:
中文名称:粗黄铁矿
英文对应:Coarse Pyrite
核心定义:指结晶颗粒较大、质地粗糙的天然二硫化铁(FeS₂)矿物,属黄铁矿的物理变种。其英文名强调晶体粒度(Coarse),区别于细粒或隐晶质黄铁矿(如胶黄铁矿)。
矿物学特性:
硫资源提取:
粗黄铁矿是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通过焙烧反应(4FeS₂ + 11O₂ → 2Fe₂O₃ + 8SO₂)获得二氧化硫,进一步转化为硫酸。中国硫酸产量的60%源自黄铁矿冶炼(《中国工业矿物志》)。
炼铁辅料:
焙烧后的烧渣(含Fe₂O₃)可作为炼铁原料,但需控制砷、铜等杂质含量(国际标准ISO 12742:2007)。
潜在风险:
在氧化环境下易分解产生硫酸,导致酸性矿山排水(AMD),需配套环保处理技术(美国环保署研究报告,EPA/600/R-14/258)。
与相似矿物区别:
参考:《系统矿物学手册》(Deer, Howie & Zussman, 2013)
"粗"的术语内涵:
在矿物分类中,"粗"(Coarse)特指粒径大于2mm的可见晶体(国际矿物学协会命名指南),与选矿工艺中的"粗选"(Roughing)概念不同。
学术定义:
《英汉地质词典》(地质出版社,2018)第287页
《矿物学名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9版)
工业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711-2002《黄铁矿》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 ASTM E1915-13
环境管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矿山尾矿管理指南》(2021)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验证链接,此处仅标注文献来源。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CNKI、ScienceDirect检索原文。)
“粗黄铁矿”一般指未经加工或选矿处理的天然黄铁矿原矿石,其形态和成分具有以下特点: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₂),铁含量约46.67%,硫53.33%,常含钴、镍、铜、金等微量元素。
物理特性
形态特征
通常以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等晶体形态或块状集合体存在,常见于岩石或煤层中(如结核状)。
未加工状态
“粗”指矿石未经选矿提纯,可能混杂其他矿物(如褐铁矿、石英等),需通过破碎、浮选等工艺分离有用成分。
工业用途
主要用于制硫酸(硫含量高),也可综合回收钴、镍、金等伴生元素。
氧化与风化
暴露于地表时易氧化分解,形成褐铁矿(铁帽),影响矿石品质。
“粗黄铁矿”强调矿石的天然状态和未加工特性,其工业价值需通过后续处理实现。
埃林流动模型变换图别管策尔尼氏手术成膜体电动机起动电容器电视电话第四产程低位甲状腺浮动磁头腹腔妊娠官样文章缓冲行式打印机加压模铸法几何异构现象空洞莱曼氏射线泪骨缘连接子自动机炉底泥土疗法屏蔽罩平均重量扑尔敏前列甲酯起霜曲折小管人字形绷带十进电阻箱头副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