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锉"是金屬加工領域的專業術語,指齒距較大的锉刀工具,英文對應為"coarse file"。根據《機械工程手冊(第七版)》,其定義為:"單齒切削深度達0.04-0.2mm的锉削工具,主要用于工件的粗加工階段"(來源: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官網)。
該工具具有三項核心特征: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234-1:2020将其歸入B型锉刀類别,規定其錐度公差應控制在±0.05mm/100mm範圍内(來源:ISO官網技術标準庫)。在實際操作中,英國工程協會建議按"縱向30°推锉、橫向15°交叉"的角度施力,以獲得最佳切削效果(來源:《先進制造技術實踐指南》第158頁)。
“粗锉”是手工工具的一種,指齒紋較粗糙的锉刀,主要用于快速去除材料或進行初步加工。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锉”指用鋼材制成的多刃磨削工具,表面布滿細密齒紋,用于打磨金屬、木材等材料。 “粗锉”的“粗”描述其齒紋密度較低(即齒紋間距較大),適合高效切削較軟材質或粗加工階段。
功能與分類
延伸含義
“锉”也可作動詞,表示用锉刀打磨的動作,例如“粗锉兩下”指用粗锉快速打磨。
詞源與曆史
“锉”本義為小鍋(瓦器),後衍生出金屬加工工具的含義,并保留古漢語中“挫”(折損)的引申義。
法語對應:根據法語詞典,“粗锉”譯為“riflard”,指木工用粗齒锉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