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uchner filter
porcelain
【醫】 porcelain
funnel; tundish
【化】 funnel; hopper
【醫】 choana; funnel; infundibulum
瓷漏鬥(Porcelain Funnel)是一種實驗室常用器具,由高純度陶瓷材料制成,主要用于固液分離操作。其核心特征和用途如下:
材質與結構
采用高溫燒制的硬質陶瓷,表面常覆蓋釉層以增強化學惰性。漏鬥主體呈圓錐形,底部帶有平整的多孔濾闆(部分型號為直筒形),通過耐腐蝕性適應強酸、強堿或有機溶劑環境 。
專業功能
在減壓過濾(抽濾)系統中,瓷漏鬥需與抽濾瓶、真空泵配套使用。其濾闆支撐濾紙或濾膜,利用負壓加速液體通過孔隙,實現高效分離沉澱物或結晶,尤其適用于精細化學實驗或制藥流程 。
術語對照
英文術語除"Porcelain Funnel"外,帶濾闆的型號特稱為Büchner Funnel(布氏漏鬥),以紀念發明者Ernst Büchner。該名稱在英文文獻中更為常見,強調其真空過濾的專業屬性 。
應用場景
廣泛用于化學分析、藥品提純、環境檢測等領域。例如在制備高純度化合物時,通過瓷漏鬥分離微細結晶;或在水質檢測中過濾懸浮顆粒物,确保樣品無雜質幹擾 。
權威參考來源:
- 《英漢化學化工詞彙》(科學出版社)
- ISO 4793:1980《實驗室燒結(多孔)過濾器—孔徑、分級和标識》
- 美國化學會(ACS)實驗儀器術語庫
瓷漏鬥是一種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實驗室用具,主要用于固液分離操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結構與材質
瓷漏鬥通常由多孔瓷闆和錐形漏鬥組成,常見類型如布氏漏鬥(Büchner funnel)。其材質為陶瓷,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的特性,適用于化學實驗環境。
功能與用途
主要用于抽濾操作,通過連接真空泵加速液體與固體(如晶體或沉澱)的分離。相比普通漏鬥,瓷漏鬥能處理大量溶液,且過濾效率更高。
曆史與工藝
中國古代已有瓷制漏鬥,如青瓷弦紋漏鬥,器身施釉并裝飾紋樣,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現代實驗室瓷漏鬥則更注重功能性設計,如底部流管和孔隙結構。
法語對應詞彙
在法語中稱為“entonnoir en porcelaine”或“entonnoir de Buchner”,後者專指布氏漏鬥。
擴展:瓷漏鬥的耐化學性使其成為實驗室标準工具,尤其適用于強酸、強堿或高溫環境下的分離操作。其多孔瓷闆設計可搭配濾紙使用,進一步提升過濾精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