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iphtheriaphor
diphtheria
【醫】 diphtheria; diphtheria sore-throat; diphtheritis; malignant sore-throat
morbus strangulatorius
carrier; vector
【醫】 bacilli-carrier; bacteria carrier; bacteria-carrier; carrier
白喉帶菌者(diphtheria carrier)指攜帶白喉棒狀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但未出現明顯臨床症狀的個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此類人群的咽喉或鼻腔黏膜中可檢測到病原體,且具備潛在傳播能力,是白喉流行病學中重要的傳染源。
從病理學角度,帶菌狀态可分為暫時性(持續2周内)和慢性(超過6周)兩種類型。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指出,約5-10%的康複患者會轉為慢性帶菌者,其攜帶的産毒菌株可能通過飛沫傳播,尤其在未接種疫苗人群中易引發二次感染。
該術語在公共衛生領域具有特殊意義。中國《傳染病防治法》将白喉列為乙類傳染病,要求醫療機構對疑似帶菌者實施細菌培養檢測,并規範使用紅黴素等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帶菌者管理策略包括隔離觀察、抗菌治療和補種百白破疫苗(DTaP)等措施。
白喉帶菌者是指體内攜帶白喉杆菌但可能無臨床症狀的人群,是白喉傳播的重要傳染源。以下從定義、分類、危害及防治等方面綜合說明:
定義與特征
白喉帶菌者包括患者和無症狀攜帶者,其共同點是鼻咽腔或分泌物中存在白喉杆菌。部分人感染後不發病(即健康帶菌者),或處于疾病恢複期仍排菌(恢複期帶菌者)。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物品或食物間接傳播。帶菌者因無明顯症狀,易被忽視,導緻隱性傳播風險增加。
流行病學意義
危害與并發症
白喉杆菌分泌的外毒素可引發心肌炎、神經麻痹等嚴重并發症,甚至導緻窒息死亡。帶菌者雖無症狀,但長期排菌可能威脅易感人群,尤其是未接種疫苗的兒童。
防治措施
白喉帶菌者的隱蔽性使其成為防控難點,及時識别、規範治療和廣泛疫苗接種是阻斷傳播的關鍵。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