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大環内酯英文解釋翻譯、大環内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arge ring lactone; macrolide

分詞翻譯:

大環的英語翻譯:

【化】 large ring; macro ring

内酯的英語翻譯:

【化】 inner ester; internal ester; internal ether; lactone
【醫】 lactone

專業解析

大環内酯(Macrolide)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詳解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特征 “大環内酯”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術語Macrolide。該名詞由“大環”(macro-,表示大環狀結構)和“内酯”(-lide,指分子内的酯鍵)組合而成,特指一類具有14–16元環内酯結構 的天然或半合成抗生素。其核心化學特征是一個含氧的大環碳骨架(内酯環),并通過糖苷鍵連接至少一個脫氧糖分子(如克拉定糖、去氧氨基糖)。該結構是其抗菌活性的基礎。

二、抗菌機制與藥理特性 大環内酯類抗生素通過可逆結合細菌核糖體50S亞基,抑制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肽鍊延長(轉肽作用),從而發揮抑菌效應。此類藥物對革蘭氏陽性菌(如鍊球菌、葡萄球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如嗜血杆菌)、厭氧菌及非典型病原體(如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具有廣譜活性。其藥代動力學特點包括組織穿透性強(尤其在肺組織)、細胞内濃度高,適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療。

三、代表藥物與臨床應用 經典代表藥物包括:

  1. 紅黴素(Erythromycin):首個發現的大環内酯類,用于肺炎、皮膚感染。
  2. 阿奇黴素(Azithromycin):15元環衍生物,半衰期長,每日一次給藥。
  3. 克拉黴素(Clarithromycin):14元環結構,抗幽門螺杆菌活性顯著。
  4. 羅紅黴素(Roxithromycin):胃腸道耐受性優于紅黴素。 臨床廣泛應用于社區獲得性肺炎、中耳炎、鼻窦炎、性傳播疾病(如衣原體感染)及幽門螺杆菌根除聯合療法。

四、耐藥性與安全性 細菌可通過erm基因介導的核糖體甲基化(改變藥物結合位點)、主動外排泵(如mefA基因)或酶解作用産生耐藥性。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不適(如腹痛、惡心)、肝酶短暫升高,以及QT間期延長(尤其與CYP3A4抑制劑聯用時)。新型酮内酯類(如泰利黴素)旨在克服部分耐藥問題。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藥物庫 - Macrolide Antibiotics 化學分類
  2.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中華醫學會編)第5章
  3. 世界衛生組織(WHO)基本藥物标準清單 - 大環内酯類條目
  4. 《藥理學原理》(Goodman & Gilman)第59章抗生素部分

網絡擴展解釋

大環内酯是一類具有特定化學結構的抗生素,其核心特征為分子中含有一個14至16元的大環内酯環。以下是詳細解釋:

1.化學結構與分類

2.作用機制

3.臨床應用

4.代表藥物

5.注意事項

補充說明

中提到大環内酯為“磷脂”的描述可能存在混淆,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大環内酯主要指抗生素類别,而非細胞膜成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