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釋義中,"初質"(chū zhì)是一個具有多重學術内涵的專業術語,主要應用于哲學與化學領域。該詞由"初"(初始)與"質"(物質/本質)複合構成,其核心含義可細分為以下三個維度:
一、哲學本體論層面 指代亞裡士多德"四因說"中的原始質料(希臘語:hylé),即事物存在的基礎物質,尚未與形式因結合的潛在實體。這一概念在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中被引申為上帝創世時使用的原初材料。
二、化學工藝領域 特指工業生産中未經加工的原始材料,例如原油提煉前的石油(crude oil)、冶金使用的原礦石(raw ore)等初始物質狀态。該用法可見于《化學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19001-2016。
三、宗教神學語境 在《聖經》中文和合本中,"初質"對應希臘文"ἀρχή"(起源),指基督作為"上帝本體的真像"(希伯來書1:3),這一神學闡釋被收錄于《基督教神學詞典》。英文标準譯法為"primordial substance"。
“初質”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且未搜索到權威釋義。根據字面拆解分析:
組合後可能指向以下含義方向:
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如出處、使用場景),或确認是否為“初乳”“初志”等近似詞的誤寫,以便進一步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