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ligaloes; lignum aloes; lignum aquilariae
沉香(chénxiāng)是傳統漢文化中兼具藥用、宗教與工藝價值的稀有物質,其英文對應詞為"agarwood",亦稱為"aloeswood"或"eaglewood"。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沉香來源于瑞香科沉香屬(Aquilaria spp.)樹木在受到真菌感染或物理損傷後,分泌的芳香樹脂與木質部結合的固态凝聚物。
從植物學角度,沉香木的形成需要數十年自然醇化過程。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研究指出,沉香樹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倍半萜類化合物(sesquiterpenes)和色酮類物質(chromones),這些化合物賦予沉香安神、消炎等藥理特性。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将其歸入"木部",記載其"調中補五髒,益精壯陽"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其提取物具有抗腫瘤活性。
在宗教文化領域,沉香被佛教典籍《法華經》列為"塗香之首",伊斯蘭教聖訓集《布哈裡聖訓實錄》記載先知穆罕默德推崇沉香淨化空氣的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中國傳統制香技藝明确将沉香列為核心原料。
國際貿易方面,沉香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全球年交易額逾60億美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顯示,野生沉香樹種因過度采伐已處于易危狀态。
沉香是一種具有多重屬性的珍貴物質,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沉香是瑞香科植物(如白木香)的樹幹在受到外傷或真菌感染後,分泌樹脂并長期沉積形成的固态凝聚物。其名稱來源于“沉水”特性,因含油脂量高可沉于水,故又稱“沉水香”“蜜香”。
主要分布于中國廣東、海南及東南亞地區,按産地分為:
最早見于南北朝《名醫别錄》,李時珍《本草綱目》詳述其藥用價值,宋代方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黑錫丹”即以沉香入藥。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曆史文獻信息,可參考、5、8、15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