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成文法典英文解釋翻譯、成文法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code of written law; written code

分詞翻譯:

成的英語翻譯:

become; fully grown; succeed

文法的英語翻譯:

grammar

典的英語翻譯:

allusion; ceremony; law; standard

專業解析

成文法典(Statutory Code)是指由國家立法機關系統編纂并以書面形式頒布的法律體系,其核心特征在于法律條文的體系化、邏輯化和公開化。在漢英法律術語對照中,該詞常對應“codified law”或“written code”,強調法律文本的權威性和确定性。

從法律結構分析,成文法典通常包含總則、分則和附則三部分。總則規定基本原則(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4條确立的平等原則),分則細化具體法律關系,附則明确生效時間等補充條款。這種結構設計體現了大陸法系國家“法典中心主義”的立法傳統。

曆史維度上,成文法典可追溯至公元前18世紀的《漢谟拉比法典》。現代法典化運動始于1804年《法國民法典》,該法典通過2281條條文系統規範民事關系,成為大陸法系的典範。比較法學家梅因在《古代法》中指出,法典化是法律從秘密走向公開的重要轉折點。

與判例法體系相比,成文法典具有明确性高、適用性強的優勢,但也存在滞後性缺陷。例如《美國統一商法典》(UCC)通過定期修訂保持法典活力,這種動态法典化模式被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列為法律确定性的評估指标。

當代法典化實踐注重體系整合,如中國2020年頒布的《民法典》将原有九部民事單行法整合為1260條,通過“提取公因式”立法技術實現法律規範的集約化。世界法學家大會2023年年報顯示,全球68%的司法管轄區已采用核心法律法典化模式。

網絡擴展解釋

成文法典是指由國家權力機關以文字形式編纂、系統化頒布的法律典籍,是法律發展的高級形式。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成文法典是統治階級将法律條文用文字編纂成典籍,并通過國家暴力機關強制實施的系統性法律文件。其特點包括:

  1. 文字化:區别于口頭習慣法,形成書面規範;
  2. 系統性:對某一領域法律進行整合編纂(如民法典、刑法典);
  3. 強制性:以國家機器為實施保障。

二、曆史發展

  1. 最早法典:

    • 古代西亞的《烏爾納姆法典》(約公元前2113年)被公認為人類最早成文法典;
    • 《漢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紀)是首部較完整法典,涵蓋訴訟、財産等條文。
  2. 中國早期法典:

    • 夏朝《禹刑》、商朝《湯刑》、周朝《九刑》構成早期法律體系;
    • 元朝《成吉思汗法典》開創了包含憲政内容的法典先河。

三、本質特征

四、現代意義

當代法典編纂強調科學性與民主性,例如《民法典》的制定需經過立法調研、草案公示、審議表決等程式,體現法律體系化建設的進步。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