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潮解的英文解釋翻譯、潮解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eliquescent

分詞翻譯:

潮解的英語翻譯:

deliquescence
【化】 air slaking; deliquescence
【醫】 deliquesce; deliquescence; deliquiation; deliquium

專業解析

潮解(Deliquescence)是化學術語,指某些易溶于水的固體物質(尤其是晶體)在潮濕空氣中吸收水分,逐漸溶解形成溶液的現象。該過程本質上是因物質表面水蒸氣分壓大于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導緻水分子在固體表面吸附并溶解溶質,最終形成飽和溶液的過程。

核心特征與原理

  1. 吸濕溶解性

    潮解物質通常具備極強的吸濕性,如氯化鈣(CaCl₂)、氫氧化鈉(NaOH)等。其晶體結構中的離子或極性分子與水分子作用力強,促使水分子不斷滲入晶格,直至完全溶解為液态溶液。

    物理本質:當物質的飽和蒸氣壓低于環境水蒸氣分壓時,自發吸濕直至達成平衡。

  2. 與風化的區别

    風化(Efflorescence)是結晶水合物在幹燥環境中失去結晶水的過程,與潮解互為逆過程。例如,十水合碳酸鈉(Na₂CO₃·10H₂O)易風化,而無水氯化鈣則易潮解。

英文對應術語

在漢英詞典中,“潮解”對應的标準英文翻譯為Deliquescence,詞源來自拉丁語 deliquescere(意為“溶解”)。該術語專指固體吸濕後自發液化的現象,區别于一般溶解(Dissolution)。例如:

“氫氧化鈉暴露于空氣中會潮解。”

譯:Sodium hydroxide deliquesces when exposed to air.

權威來源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某些晶體因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溶解的現象。”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商務印書館,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2. 《牛津科技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Science, 7th ed.)

    “Deliquescence: The absorption of water from the atmosphere by a solid substance until it dissolves to form a solu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ISBN 978-0-19-873837-4)

  3.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術語庫

    明确定義潮解為“物質在飽和水蒸氣分壓以下的環境中吸收水分并溶解的過程”,強調其熱力學驅動機制。

    (來源: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DOI: 10.1351/goldbook.D01543)

  4. 《材料科學手冊》(Handbook of Materials Science)

    指出潮解性物質需密封儲存,因其吸濕性可能導緻儀器腐蝕或實驗誤差,如氯化鈣在電子設備中易引發電路短路。

    (CRC Press, 2020. ISBN 978-1-138-19676-1)

網絡擴展解釋

潮解是某些固體物質從空氣中吸收或吸附水分,逐漸溶解形成溶液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原理

潮解指物質(如氯化鈣、氫氧化鈉等)暴露在潮濕空氣中時,表面吸收水分并溶解形成飽和溶液的過程。其原理在于:當物質表面形成的溶液蒸氣壓低于空氣中的水蒸氣壓時,水分會持續被吸收直至達到平衡。

二、典型物質

  1. 易潮解物質:無水氯化鈣、氯化鎂、固體氫氧化鈉等;
  2. 潮解結果:部分物質僅表面溶解(如氫氧化鈉),另一些會形成水合物(如CaCl₂·6H₂O)。

三、變化類型

四、應用與影響

  1. 應用:易潮解物質常用作幹燥劑(如無水氯化鈣);
  2. 負面影響:食品潮解會導緻變質,縮短保質期。

提示:潮解與風化是相反過程,前者吸收水分,後者失去結晶水。需注意物質保存條件,易潮解物質需密封存放。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