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ultrahigh-strength steel; ultrahigh-strength steels
超高強度鋼(Ultra-High Strength Steel, UHSS)是一類抗拉強度顯著高于傳統鋼材的合金材料,其抗拉強度通常大于1400 MPa。這類鋼材通過精密調控化學成分(如碳、錳、鉻、鎳及微量釩、钼等合金元素)和熱處理工藝(如淬火-回火或熱沖壓成型),實現高強度與韌性的平衡。
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T 3077-2015《合金結構鋼》,超高強度鋼需滿足特定機械性能與冶金質量要求,適用于航空航天結構件、裝甲車輛防護層及汽車安全骨架等對輕量化與抗沖擊性要求極高的領域。國際材料數據系統(ASM International)指出,其微觀組織以馬氏體或貝氏體為主,可通過控軋控冷技術進一步優化性能。
在工程實踐中,例如汽車工業中,熱成型超高強度鋼(22MnB5)經930°C奧氏體化後快速冷卻,形成高強度馬氏體結構,可将車身強度提升至1500 MPa以上,同時減少材料厚度與重量。
超高強度鋼是一種具有極高機械性能的合金結構鋼,其核心特征和分類如下:
超高強度鋼通常指屈服強度大于1380MPa(約140kgf/mm²)、抗拉強度超過1620MPa(約165kgf/mm²)的鋼材。這類鋼材需兼具高比強度(強度/密度比)和足夠韌性,同時滿足焊接性、成形性等工藝要求。
按合金含量分類:
按強化機制分類:
領域 | 具體應用場景 | 代表部件 |
---|---|---|
航空航天 | 飛機承力結構、火箭發動機殼體 | 大梁、起落架、發動機軸 |
國防軍工 | 裝甲車輛、導彈結構 | 彈體殼體、裝甲闆 |
海洋工程 | 深海潛艇耐壓殼體 | 艙體結構 |
工業裝備 | 高壓容器、重型機械 | 化工反應釜、起重機臂 |
注:具體強度标準可能隨技術進步調整,當前主流标準參考ASTM A1035等規範。更多技術細節可查閱搜狗百科或《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相關論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