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Tagetes erecta
【醫】 bromo-; osmyl
lotus
臭芙蓉(學名:Tagetes erecta L.)是菊科萬壽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漢英對照語境中常被譯為"Marigold",特指植株較高大、花朵呈橙黃色或金黃色的品種。其名稱中"臭"字源于葉片揉碎後釋放的硫化物氣味,這種特殊氣味主要來自植物體内含有的揮發性成分檸檬烯(limonene)和芳樟醇(linalool)。
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臭芙蓉的形态特征表現為:莖直立具縱棱,高度可達30-100厘米;羽狀複葉對生,裂片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舌狀花多層,直徑5-10厘米,花期7-9月。該植物原産墨西哥,明代後期傳入中國,現廣泛栽培于溫帶地區作為觀賞和藥用植物。
在實用功能方面,《漢英綜合大辭典》指出其幹燥花序可入藥,具有平肝清熱、祛風化痰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花瓣所含的葉黃素(lutein)和玉米黃質(zeaxanthin)具有抗氧化特性,常用于眼保健産品開發。美國密蘇裡植物園的研究報告證實,植株根系分泌的α-三聯噻吩成分能有效抑制土壤線蟲,因此在有機農業中常作為伴生植物使用。
文化象征層面,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的文獻顯示,臭芙蓉在當地被稱為"cempasúchil",是亡靈節儀式中連接生者與逝者的神聖花卉。印度傳統醫學文獻《Charaka Samhita》記載其花瓣浸出液可用于宗教儀式中的染色和淨化。
臭芙蓉是對多種植物的别稱,需根據具體植物分類理解其含義:
别稱來源
臭芙蓉是萬壽菊的俗稱,因其全株揉搓後散發特殊氣味而得名。其他别名包括萬壽燈、蜂窩菊等。
形态特征
分布與栽培
原産墨西哥及中美洲,我國廣泛栽培,適合花壇、盆栽或切花。喜光照充足環境,耐旱忌澇,易養護。
用途
部分地區也将臭牡丹稱為臭芙蓉,為落葉灌木,葉片有臭味,根葉可入藥,具祛風除濕、解毒功效。需注意區分二者科屬差異。
“芙蓉”常指荷花(水芙蓉)或木芙蓉,而“臭芙蓉”特指帶特殊氣味的植物,如萬壽菊或臭牡丹,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