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質譜儀英文解釋翻譯、串聯質譜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tandom mass spectrometer
分詞翻譯:
串聯的英語翻譯:
in series; series; series connection
【計】 tadem
【化】 connection in series; install in series; series connection
【醫】 series
質譜儀的英語翻譯:
【化】 mass spectrograph; mass spectrometer; mass spectroscope
【醫】 mass spectrograph
專業解析
串聯質譜儀(Tandem Mass Spectrometer),中文又稱“串聯質譜儀”或“聯用質譜儀”,是一種通過多級質量分析過程對離子進行分離和檢測的高靈敏度分析儀器。其核心在于将兩個或多個質量分析器串聯使用,以實現對複雜樣品中目标分子的選擇性識别和結構解析。
核心原理與工作模式:
- 離子化與初級分離 (Ionization & Primary Separation):樣品首先在離子源(如電噴霧電離ESI、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中被離子化,形成帶電離子。第一級質量分析器(如四極杆、離子阱)根據質荷比(m/z)對離子進行初步篩選,選擇特定的“母離子”(precursor ion)。
- 碰撞誘導解離 (Collision-Induced Dissociation, CID):選定的母離子進入碰撞室(碰撞池),與惰性氣體(如氩氣)碰撞并獲得能量,發生鍵斷裂,産生碎片離子(子離子,product ions)。
- 次級分離與檢測 (Secondary Separation & Detection):産生的碎片離子進入第二級質量分析器(如四極杆、飛行時間分析器TOF、離子阱),再次根據質荷比進行分離,最終被檢測器檢測。通過分析母離子和子離子的質荷比關系,可以推斷目标分子的結構信息。
主要工作模式:
- 産物離子掃描 (Product Ion Scan):固定第一級分析器選擇特定母離子,掃描第二級分析器檢測其産生的所有子離子。用于解析特定分子的結構。
- 母離子掃描 (Precursor Ion Scan):固定第二級分析器監測特定子離子,掃描第一級分析器尋找能産生該子離子的所有母離子。用于尋找含有特定結構片段(如磷酸化基團)的分子。
- 中性丢失掃描 (Neutral Loss Scan):同時掃描第一級和第二級分析器,但保持兩者間固定的質量差(對應中性碎片的丢失)。用于尋找發生特定中性丢失(如磷酸基團丢失)的分子。
- 選擇反應監測/多反應監測 (Selected/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MRM):第一級選擇特定母離子,第二級選擇其一個或多個特征性子離子進行監測。具有極高的選擇性和靈敏度,是定量分析(如代謝物、蛋白質定量)的金标準。
關鍵優勢與應用:
- 高選擇性:兩級質量篩選有效排除基質幹擾,提高信噪比。
- 高靈敏度:特别在SRM/MRM模式下,可檢測極低豐度目标物。
- 結構解析能力:通過碎片離子信息推斷分子結構,適用于未知物鑒定。
- 廣泛應用:蛋白質組學(肽段測序、翻譯後修飾分析)、代謝組學(小分子代謝物鑒定與定量)、藥物代謝與藥代動力學研究、環境污染物分析、臨床診斷(新生兒篩查)等。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 對質譜術語和原理有權威定義。可參考其線上術語庫 (Gold Book) 中關于 “tandem mass spectrometer” 和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的條目。 [來源:IUPAC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 國家标準: 中國國家标準如 GB/T 27991-2011 《質譜儀通用規範》 對質譜儀的分類和性能有相關規定。 [來源: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 經典教材與專著: 如 McLuckey, S. A., & Wells, J. M. (2001) 的 “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Encyclopedia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或 Gross, M. L., & Caprioli, R. M. (Eds.). (2007). The Encyclopedia of Mass Spectrometry. Elsevier. 等著作對串聯質譜原理有深入闡述。 [來源:相關學科經典教材與專著]
- 儀器制造商技術文檔: 主要質譜儀制造商(如 Sciex,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Waters, Agilent, Bruker)官網提供的技術白皮書和應用指南詳細描述了其串聯質譜儀(如三重四極杆 QqQ, 四極杆-飛行時間 Q-TOF, 離子阱-軌道阱 Fusion Lumos)的工作原理、性能和應用。 [來源:主要質譜儀器制造商官方網站技術文檔]
網絡擴展解釋
串聯質譜儀是一種由兩個或更多質量分析器串聯組成的分析儀器,主要用于物質結構鑒定和複雜混合物成分分析。以下從原理、結構、分類和應用四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工作原理
串聯質譜儀通過多級質量分析器實現離子篩選與結構解析。首先,離子源将樣品電離,第一級質量分析器(如四級杆或磁分析器)篩選出目标離子;隨後,碰撞室通過碰撞誘導解離(CID)将母離子碎裂成子離子;第二級質量分析器(如飛行時間或離子阱)對碎片離子進行質量分析,最終通過檢測器獲取質譜圖。
二、儀器結構
- 核心組件
包括離子源(如電噴霧ESI、電子轟擊EI)、質量分析器(多級串聯)、碰撞室和檢測器。部分儀器還聯用色譜系統(如液相色譜LC)進行預分離。
- 技術指标
典型參數包括質量範圍(0-2000u)、分辨力(≤80000)和碰撞解離能力(MS/MS-CID)。
三、分類方式
- 空間串聯
多個獨立質量分析器串聯,如四級杆-飛行時間(Q-TOF)或磁質譜-離子阱組合,適用于高靈敏度分析。
- 時間串聯
單一分析器分時段完成離子選擇與碎裂,如離子阱質譜,適合動态結構研究。
四、應用領域
- 生物醫學
蛋白質/核酸結構分析、新生兒代謝病篩查。
- 藥物與化學
合成藥物及天然産物鑒定、藥物代謝産物分析。
- 環境與食品
污染物檢測、中草藥混合物成分解析。
補充說明
串聯質譜儀通過多級分析顯著提升選擇性和靈敏度,尤其適用于痕量物質檢測。其技術發展推動了精準醫學和複雜體系分析領域的進步。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