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ex-linked gene
companion; partner
gene
【化】 gene
【醫】 efficient cause; essential cause; gen; gene; unit
伴性基因(sex-linked gene)是指位于性染色體(X或Y染色體)上的基因,其遺傳模式與性别相關聯。這類基因控制的性狀在雌雄個體中的表現頻率存在顯著差異。根據國際權威遺傳學教材《Genetics: Analysis and Principles》的定義,伴性基因的傳遞遵循性染色體遺傳規律,例如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高于女性。
從分子機制來看,人類X染色體攜帶超過1,000個基因,而Y染色體僅含約200個基因。伴性基因突變可導緻紅綠色盲、血友病等典型病症,這類疾病在男性中的發生率比女性高200倍。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數據庫顯示,約5%的已知人類遺傳疾病與X染色體基因相關。
伴性基因可分為三類:
最新研究表明,X染色體失活機制會調控女性體内X連鎖基因的表達平衡,這一發現已被《自然·遺傳學》期刊收錄(Nature Genetics, 2024)。英國劍橋大學遺傳學系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證實,伴性基因的表達差異是造成兩性疾病易感性不同的重要因素。
伴性基因(又稱性連鎖基因)是指位于性染色體(X或Y染色體)上的基因,其遺傳方式與性别相關聯。這類基因的傳遞規律不同于常染色體基因,會因個體性别不同而呈現差異化的表達或遺傳概率。
這種遺傳機制解釋了某些性狀或疾病在性别分布上的差異,是遺傳學研究和疾病診斷的重要基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