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二次剩餘英文解釋翻譯、二次剩餘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quadratic residue

分詞翻譯:

二的英語翻譯: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次的英語翻譯:

order; second; second-rate
【醫】 deutero-; deuto-; hyp-; hypo-; meta-; sub-

剩餘的英語翻譯:

residue; leavings; overmeasure; overplus; remain; remainder; remnant; spare
surplus
【醫】 R.; residue; residuum; rest; vestige; vestigium
【經】 overplus

專業解析

二次剩餘(Quadratic Residue)是數論中描述整數與平方數關系的核心概念。從中英文對照角度解釋,該術語在《現代數學詞典》中被定義為:若存在整數$x$使得同餘式$x² equiv a pmod{m}$成立,則稱整數$a$為模$m$的二次剩餘。

其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 a^{(p-1)/2} equiv 1 pmod{p} $$ 其中$p$為奇素數,$a$不被$p$整除時,該公式稱為歐拉判别準則。根據美國數學學會出版的《數論基礎》,二次剩餘具有以下特性:

  1. 每個奇素數$p$恰好有$(p-1)/2$個二次剩餘
  2. 二次剩餘與Legendre符號存在直接對應關系
  3. 在密碼學中,二次剩餘問題被用于構造Goldwasser-Micali加密系統

英國劍橋大學數學系教材特别指出,二次剩餘互反律(Law of Quadratic Reciprocity)是該領域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建立了不同素數模數下二次剩餘的聯繫規律。這一理論在代數數論和計算數學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特别是在素性檢測和隨機算法設計中。

網絡擴展解釋

二次剩餘是數論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研究模意義下的平方同餘問題。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

對于奇素數( p )和整數( n ),若存在整數( x )滿足方程: $$ x equiv n(text{mod}p) $$ 則稱( n )是模( p )的二次剩餘;否則稱為二次非剩餘。


核心性質

  1. 數量特征
    模( p )的二次剩餘和非剩餘各有(frac{p-1}{2})個。例如,模7的二次剩餘為{1, 2, 4},非剩餘為{3, 5, 6}。

  2. 歐拉判别準則
    通過計算( n^{frac{p-1}{2}}(text{mod}p) )判斷:

    • 結果為1時,( n )是二次剩餘;
    • 結果為-1時,( n )是非剩餘。
  3. 對稱性
    若( x )是方程的解,則( -x )也是解,且兩者模( p )不同餘。


應用與擴展


示例

判斷( n=5 )是否為模11的二次剩餘:
計算( 5^{frac{11-1}{2}} = 5 equiv 1(text{mod}11) ),故5是模11的二次剩餘。


如需進一步了解求解方法(如Cipolla算法)或具體應用場景,可參考中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