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阿膠英文解釋翻譯、阿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ss-hide glue; colla; donkey-hide gelatin; glue
【醫】 medicinal glue

分詞翻譯:

阿的英語翻譯:

【機】 ar-

膠的英語翻譯:

glue; gluey; mucus; pastern; sticky
【醫】 gloea; glue

專業解析

阿膠(ē jiāo)是中國傳統藥材中的經典滋補品,英文譯為“donkey-hide gelatin”或“Ejiao”,特指以驢皮為原料熬制而成的膠塊。其名稱源于核心産地山東省東阿縣,因當地獨特水質與千年工藝而聞名。

定義與成分

阿膠以驢皮為主要原料,經煎煮、濃縮、凝固等工序制成,主要成分為膠原蛋白及多種氨基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其成品需符合“黑褐色、有光澤、質硬而脆”的外觀标準,且需通過重金屬及微生物檢測。

藥用價值

中醫理論認為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等功效,常用于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肺燥咳嗽等症狀。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阿膠中的小分子肽類物質可促進造血功能(參見《中藥學》第9版)。

曆史與文化

阿膠制作技藝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曆史可追溯至《神農本草經》(約公元前200年),書中将其列為“上品”。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強調“阿膠以烏驢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

英文使用場景

在英文文獻中,阿膠常見于傳統醫學(TCM)語境,例如:“Ejiao is often combined with honey and walnut in Chinese tonics”(來源: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權威參考來源

  1.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2. 李時珍. 《本草綱目》(1596年刊行)
  3. 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 阿膠生産工藝規範(2018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阿膠是一種傳統中藥材,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原料 阿膠是用驢皮經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塊,又稱驢皮膠。其制作需加入水熬制,優質阿膠呈琥珀色半透明狀,無臭味。

2. 曆史淵源 最早記載見于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宋代《夢溪筆談》明确記載山東東阿縣(今陽谷縣阿城鎮)為原産地,并以當地井水熬制為特色,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

3. 功效與用途 •補血滋陰: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改善貧血相關症狀; •潤肺止血:適用于肺燥咳嗽、咯血及多種出血證; •調經安胎:調理月經不調、崩漏,輔助治療胎漏、滑胎; • 現代常與紅棗、核桃等制成阿膠糕,增強滋補效果。

4. 形态特征 成品為長方形塊狀,尺寸約8.5cm×3.7cm×0.7cm,表面烏黑或棕黑色,質地脆硬易碎,光照下呈半透明光澤。

注意事項:需遵醫囑使用,尤其孕婦及濕熱體質者慎用。更多曆史文獻記載及現代藥理研究可參考相關中醫藥典籍。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