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hort-shanded goods
【經】 short shipment
goods; money
【機】 stitching
"短裝貨"是國際貿易和航運領域的專業術語,指實際裝船貨物數量少于合同約定或提單記載數量的情況(中文名稱:短裝貨;英文對應:Short-shipped Cargo)。該現象可能因生産誤差、包裝錯誤或運輸環節疏漏導緻,屬于國際貨物買賣中的違約行為。
在《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框架下,買方有權依據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第30條提出索賠,要求補運貨物或按比例扣減貨款。中國《海商法》第75條亦明确規定承運人需在提單中準确記載貨物數量,短裝情形下收貨人可主張權利。
該術語的權威解釋可參考:
實際操作中,買賣雙方通常會在銷售合同中約定短裝條款(Allowance Clause),國際通用慣例允許±5%的數量浮動。貨物保險方面,倫敦保險協會條款(ICC Clause)将短裝列為特别附加險承保範圍。
“短裝貨”是國際貿易和物流中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是實際裝運的貨物數量少于合同或申報數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短裝貨指在貨物運輸過程中,實際裝船或交付的數量少于合同約定或報關申報的數量。例如:合同規定出口100噸貨物,但實際僅裝運95噸,即構成5噸的短裝。
主要涉及散貨運輸(如礦石、糧食)或易受環境影響的貨物(如化工品)。集裝箱整箱貨因數量固定,較少出現短裝問題。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合同條款或報關流程,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