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blactation; delactation
break; break off; give up; sever; snap; stop
【醫】 break
breast; breed; milk
【化】 milk
【醫】 galact-; galacta-; galacto-; lac; lact-; lacto-; milk
斷乳(duàn rǔ)指嬰兒或幼崽停止母乳喂養,轉為其他食物喂養的過程。英文對應"weaning",即停止哺乳并過渡到固體或其他替代食物的階段。該詞在醫學和育兒領域強調生理性過渡,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嬰兒出生後前6個月純母乳喂養,6個月後逐步添加輔食并持續哺乳至2歲或以上(來源:WHO官網《嬰幼兒喂養指南》)。
在漢語語境中,"斷乳"可隱喻脫離依賴、走向獨立的狀态。例如:
此用法源于人類學術語,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文化適應過程中的"斷乳"概念(來源:商務印書館《文化模式》中譯本)。
斷乳是哺乳動物生長發育的必然階段,涉及消化系統適應與營養來源轉換。
——《中華兒科雜志》"嬰幼兒喂養指南專家共識"
權威文獻鍊接:
“斷乳”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字面含義 指嬰兒停止母乳喂養的過程,即斷奶。根據生理學研究,嬰兒通常在10個月至1周歲期間需要斷乳。主要原因是母乳營養成分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無法滿足孩子快速發育的營養需求。
引申含義 比喻人際關系或情感紐帶的斷裂,例如夫妻離異、朋友疏遠等。在心理學中,也特指青少年在青春期經曆的“心理斷乳期”,表現為渴望獨立、情緒波動等特征。
文化典故 該詞最早見于《南史》等古籍,記載了古代因特殊原因強制斷乳的曆史案例,如《資治通鑒》提到“安期斷乳幾日”的典故。
使用場景:既可用于描述嬰幼兒養育(如“科學斷乳”),也可用于文學或心理學領域,比喻關系割裂或成長轉型階段(如“企業斷乳期”“文化斷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