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nlci arteriosi
artery
【醫】 a.; arteri-; arteria; arterio-; artery
channel; chimb; ditch; fossa; furrow; gouge; groove
【醫】 channel; furrow; groove; gutter; sulci; sulcus; trough
動脈溝(Arterial Groove/Sulcus)是解剖學術語,指骨骼表面容納動脈血管的淺溝槽狀結構。在漢英詞典中,其核心含義及醫學背景如下:
結構本質
指顱骨或其他骨骼表面因動脈血管長期壓迫形成的線性凹陷,常見于顱内颞骨鱗部(如腦膜中動脈溝)或肋骨内面(如肋間動脈溝)。其形态為細長、蜿蜒的溝槽,深度與所容納動脈的直徑相關。
功能意義
作為動脈血管的骨性保護通道,避免血管在肌肉收縮或外力作用下受損,同時維持血流路徑穩定。例如腦膜中動脈溝引導腦膜中動脈分支走行于顱骨内闆與硬腦膜之間 。
詞源解析:
顱腦手術标志
腦膜中動脈溝是開顱手術的關鍵定位點,其分支走向對應硬膜外血腫的高發區域。手術中避免損傷該溝槽内的動脈可減少大出血風險 。
法醫學應用
顱骨上的動脈溝痕迹可輔助推斷個體年齡(血管壓迹隨年齡增長加深)及生前血管病變(如動脈瘤導緻的溝槽形态異常) 。
《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
第42版詳細描述腦膜中動脈溝在颞骨的定位及與硬腦膜血管的對應關系(Section: Cranial Fossae)。
來源:Elsevier, 2020.
《道蘭圖解醫學詞典》(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定義"Sulcus"為"骨骼、器官或組織表面的淺溝",并列明"arterial sulcus"為規範術語(Entry: Sulcus)。
來源:Saunders, 2019.
《中國人體解剖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确認"動脈溝"為标準中譯名,編號A02.835.232.044。
來源:科學出版社, 2019.
注:因線上詞典資源有限,推薦通過學術數據庫(如PubMed、知網)檢索上述著作原文,或訪問權威機構網站(如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LM)獲取術語詳情。
動脈溝是解剖學中用于描述動脈在骨面或組織結構中走行形成的溝狀結構的術語。以“頸動脈溝”為例,它是顱内的重要解剖标志之一:
位置
位于蝶骨體兩側(蝶鞍旁),是頸内動脈進入顱腔後的走行路徑。具體從破裂孔向前延伸,經蝶骨大翼和小翼之間的眶上裂附近。
結構特點
功能意義
需注意,“動脈溝”通常指特定動脈對應的溝槽(如頸動脈溝、桡神經溝等),并非泛指所有動脈的通用術語。若涉及其他動脈溝,需結合具體解剖區域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