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粘滞度英文解釋翻譯、動力粘滞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kinetic viscosity
分詞翻譯:
動力的英語翻譯:
drive; motivity; power; dynamics; impetus; momentum
【化】 power
【醫】 dynamia; dynamo-; ergo-
【經】 motive power; power
粘滞度的英語翻譯:
【化】 treacliness
專業解析
動力粘滞度(Dynamic Viscosity),中文又稱動力粘度或絕對粘度,是流體力學中描述流體内部抵抗流動變形能力的核心物理量。其英文對應術語為Dynamic Viscosity,常以符號μ(mu)表示。
一、物理定義
動力粘滞度定量描述了流體在剪切應力作用下發生剪切變形的難易程度。其數學定義為剪切應力(τ)與剪切速率(du/dy)的比值:
$$
mu = frac{tau}{frac{du}{dy}}
$$
其中:
- τ 為剪切應力(單位:帕斯卡, Pa)
- du/dy 為速度梯度(單位:秒⁻¹, s⁻¹)
- μ 的單位為帕斯卡·秒(Pa·s)
二、單位與換算
國際單位制(SI)單位為Pa·s,常用換算關系包括:
- 1 Pa·s = 1000 厘泊(cP)
- 1 泊(P) = 0.1 Pa·s(CGS單位制)
水在20°C時的動力粘度約為1.0 × 10⁻³ Pa·s(1 cP),是重要參考值。
三、與運動粘度的區别
動力粘度(μ)需與運動粘度(ν)區分:
- 運動粘度:定義為動力粘度與流體密度(ρ)的比值:
$$
u = frac{mu}{rho}
$$
單位為平方米/秒(m²/s)
- 應用場景:動力粘度直接反映流體分子間内摩擦;運動粘度常用于雷諾數計算,表征慣性力與粘性力之比。
四、影響因素
- 溫度:
- 液體粘度隨溫度升高顯著降低(分子動能增加,内聚力減弱)
- 氣體粘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分子熱運動加劇)
- 壓力:
- 液體粘度隨壓力升高小幅增加
- 氣體粘度在低壓下幾乎不受影響,高壓下略有上升
- 流體組成:高分子溶液、膠體等非牛頓流體粘度可能隨剪切速率變化。
五、典型應用領域
- 工程計算:管道流動阻力、潤滑系統設計、泵功率估算
- 材料科學:聚合物加工、塗料流平性分析
- 生物醫學:血液流變學(如高粘度綜合征診斷)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标準 ISO 80000:流體力學基本量定義(ISO 80000-4:2019)
- 《流體力學基礎》(Frank M. White):粘度定義與單位系統(McGraw-Hill教材)
- 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流體物性數據庫(NIST Chemistry WebBook)
- 《物理化學手冊》(CRC Press):粘度-溫度關系表
- 《生物流變學雜志》(Journal of Biorheology):血液粘度臨床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動力粘滞度(即動力粘度,也稱動态粘度或絕對粘度)是流體力學中描述流體内部摩擦力的重要參數,其核心定義與特性如下:
-
定義與物理意義
動力粘度(μ)定義為流體所受切應力與速度梯度(應變速率)的比值,反映流體抵抗流動的能力。例如,當兩塊平行闆間充滿流體,若下闆固定、上闆以速度(v)移動,流體内部會産生剪切力,此時動力粘度可表示為:
$$
mu = frac{tau}{frac{du}{dy}}
$$
其中,(tau)為切應力,(frac{du}{dy})為速度梯度()。
-
單位與量綱
- 國際單位制(SI)中,單位為帕·秒(Pa·s)或牛頓·秒每平方米(N·s/m²)。
- 量綱為([M][L]^{-1}[T]^{-1}),屬于動力學量綱,與流體密度相關()。
-
影響因素
- 溫度:液體動力粘度通常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如油類變稀),而氣體則相反(溫度升高時分子碰撞加劇,粘度增大)。
- 壓力:液體粘度對壓力變化不敏感,氣體在高壓力下粘度可能顯著增加。
-
與運動粘度的區别
運動粘度(ν)是動力粘度與流體密度的比值,即(
u = frac{mu}{rho} ),單位為m²/s,僅含運動學量綱。它常用于比較不同密度流體的流動特性()。
應用場景:動力粘度直接用于計算流體阻力(如管道流動壓力損失)、潤滑效果評估等工程問題,而運動粘度多用于油品分類(如潤滑油标號)。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