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締約地法英文解釋翻譯、締約地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lex loci contractus

分詞翻譯:

締的英語翻譯:

conclude; form

約的英語翻譯:

about; agreement; arrange; make an appointment; pact
【經】 about

地的英語翻譯:

background; ground; land; soil; the earth
【計】 GND
【化】 earth
【醫】 geo-; loci; locus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締約地法(Lex Loci Contractus)是國際私法中的重要原則,指合同的有效性、解釋及履行等事項適用合同締結地法律。該術語源自拉丁語,對應英文表述為"law of the place where the contract is made",在跨境交易糾紛中具有基礎性指導作用。

根據《元照英美法詞典》(第2版)的定義,締約地法原則強調合同的形式要件(如籤署方式)和實質要件(如締約能力)均受合同籤訂地法律約束。例如,若中美企業在北京籤訂貿易合同,關于合同是否成立的判定應適用中國法律。

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UNCITRAL)發布的《國際商事合同通則》指出,當合同未明确選擇適用法律時,締約地法常作為默認準據法。這一原則在1980年《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CISG)第8條中亦有體現,要求優先考慮合同締結地的交易慣例。

美國法律協會《沖突法重述(第二版)》第188條強調,締約地法需與合同存在"最密切聯繫",若合同談判、履行涉及多地,則可能突破單純的地理位置限制。該司法解釋在2016年微軟與愛爾蘭數據糾紛案中得到應用。

中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41條規定,當事人未協議選擇時,適用履行義務最能體現該合同特征的一方所在地法律,該條款被視為對傳統締約地法原則的補充完善。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締約地法”的解釋如下:

締約地法(Lex Loci Contractus)是國際私法中的一項重要原則,指合同的成立、效力及締約能力等問題適用合同締結地(即合同籤訂地)的法律。其核心理論依據是:

  1. 來源原則
    主要基于“場所支配行為”(Locus Regit Actum)的傳統法則,認為法律行為的形式與實質效力應由行為發生地的法律決定。這一原則在早期國際私法中占據主導地位,尤其在合同形式有效性認定上被廣泛采用。

  2. 適用範圍
    包括合同締約能力(如當事人是否具備籤訂合同的法定資格)、合同形式(如是否需要書面形式)以及部分合同成立要件(如要約與承諾的生效條件)等。

  3. 現代發展
    隨着國際商事活動複雜化,締約地法逐漸與“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最密切聯繫原則”等結合使用。例如,締約能力可能仍適用締約地法,而合同内容解釋更多采用當事人選擇的法律。

  4. 争議與限制
    若締約地具有偶然性(如通過郵件、網絡籤訂合同),機械適用締約地法可能産生不合理結果。因此部分國家已對該原則的適用進行限制,轉向更靈活的法律選擇規則。

示例:若中國企業與美國公司在日本籤訂合同,根據締約地法原則,合同形式是否合法可能適用日本法律,而合同履行糾紛可能適用雙方約定的其他法律。

需要說明的是,不同國家對該原則的具體適用存在差異,實際案例需結合具體司法管轄區的沖突規範判斷。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