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ro; subway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地下鐵道”指以隧道形式建于地下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核心含義與功能如下:
中文釋義
“地下鐵道”由“地下”(below ground)和“鐵道”(railway)複合構成,特指主要在地下隧道運行的電氣化鐵路系統,用于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英文對應詞
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核心功能
提供大運量、高密度的城市公共運輸服務,通過地下隧道減少地面空間占用,縮短通勤時間。
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2023年度報告》
技術特征
來源:國家标準《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範》(GB/T 30012-2013)
地區 | 常用名稱 | 示例 |
---|---|---|
中國大陸 | 地鐵(地下鐵道簡稱) | 北京地鐵 |
英國 | Underground/Tube | 倫敦地鐵“The Tube” |
日本 | 地下鉄(ちかてつ) | 東京メトロ |
交通定義規範
《城市公共交通分類标準》(CJJ/T 114-2007)明确“地下鐵道”屬大容量城市軌道交通制式。
鍊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
國際術語對照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将“Underground Railway”列為國際運輸統計标準術語。
鍊接:UNECE Transport Statistics Database
曆史詞源考據
“Subway”一詞最早見于1892年《紐約時報》對波士頓地鐵的報道,确立為專用交通術語。
來源:《牛津英語詞源詞典》
以上解析綜合語言學定義、工程技術标準及國際交通規範,涵蓋術語的跨文化應用場景。
“地下鐵道”這一詞語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說明:
“地下鐵道”是大城市中修建于地下的鐵路運輸系統,主要用于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其核心功能是通過電動列車運送乘客,具有封閉式線路、高運量(每小時3-6萬人次)、準時性強的特點。
包含四大核心部分:
在特定語境中,該詞偶被用于比喻:
與輕軌的主要差異體現在:
$$
begin{cases}
text{地鐵:軌重≥60kg/m,客流量3-6萬/小時}
text{輕軌:軌重<60kg/m,客流量1.5-3萬/小時}
end{cases}
$$
并非單純以地下/地上區分。
如需查看具體城市的地鐵線路或運營數據,建議訪問鐵路網等權威平台獲取實時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