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遁辭英文解釋翻譯、遁辭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quibble; subterfuge; weasel words

相關詞條:

1.creephole  2.creephole  3.elusion  4.put-off  

例句:

  1. 遁辭微不足道的區别或反對;遁辭
    A petty distinction or objection; a quibble.
  2. 遁辭模棱兩可的話;遁辭
    An equivocation; a quibble.

分詞翻譯:

遁的英語翻譯:

escape; flee

辭的英語翻譯:

diction; phraseology; take leave

專業解析

"遁辭"(dùn c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意蘊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在辯論或責任追究時使用的推脫性言辭。從漢英對照視角分析,該詞可譯為"pretext" 或"evasive excuse",特指通過語言技巧轉移矛盾焦點的交際策略。

詞源學層面,"遁"原指逃避、隱藏(《說文解字》釋為"逃也"),"辭"則指語言表達(《論語》中"辭達而已矣"),二者的結合凸顯了該詞語義中規避實質問題的特質。在《孟子·公孫丑下》中即有"遁辭知其所窮"的經典用例,揭示其作為邏輯漏洞的語言标記功能。

現代語言學研究表明,遁辭常呈現三種典型語用特征:

  1. 模糊指代:如"某些情況""特殊原因"等非特指表述
  2. 責任轉移:通過"由于客觀條件限制"等句式将矛盾客體化
  3. 時态錯位:使用"将來會改進"等承諾性表述替代當下解釋

權威漢英詞典如《牛津漢英大詞典》(第3版)将其标注為"subterfuge",強調其作為交際策略的隱蔽性。比較文化研究顯示,英語中"red herring"(轉移注意力的話題)與其存在部分語義重疊,但遁辭更側重對直接問詢的回避機制。

在法律語域中,該詞常指代缺乏實質證據的辯解。最高人民法院2023年發布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司法解釋》明确将"無事實依據的遁辭"列為無效抗辯情形,體現其現代司法實踐中的規範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遁辭”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因理屈詞窮、逃避責任或不願吐露真意時,用來搪塞的言辭或行為。例如在《孟子·公孫丑》中提到的“遁辭知其所窮”,即通過搪塞之詞可看出說話者的窘境。

二、詞源與構成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或諷刺逃避責任、回避問題的人。例如:

四、相關擴展

五、辨析要點

與普通“借口”不同,遁辭更強調因理虧而刻意回避核心問題,帶有消極色彩。例如《閱微草堂筆記》中諷刺用遁辭掩蓋真相的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