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英文解釋翻譯、度量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metrology
【經】 length capacity and weight; weights and measures
相關詞條:
1.metrology 2.weightsandmeasures 3.systemsofweightsandmeasures
例句:
- 英國引進米制度量衡制度的工作正在分階段進行。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etric system in Britain is being phased.
- 英制加侖英國度量衡系統用于液體和幹容量單位,等于4誇脫(4。546開)
A unit of volume in the British Imperial System, used in liquid and dry measure, equal to4 quarts(4.546 liters).
- 标度盤有刻度的表面或面,在上面由活動的指針或指示器表示度量衡,比如溫度
A graduated surface or face on which a measurement, such as speed, is indicated by a moving needle or pointer.
分詞翻譯:
度的英語翻譯:
consideration; tolerance; degree; limit; linear measure; surmise; estimate
extent
【計】 degrees; k.w.h.
【化】 dimension; kilowatt hour
【醫】 Deg.; degree
【經】 degree
量的英語翻譯:
capacity; estimate; measure; mete; quantity; quantum
【醫】 amount; dose; dosis; measure; quanta; quantity; quantum
【經】 volume
衡的英語翻譯:
judge; weigh; weighing apparatus
專業解析
度量衡在中國傳統計量體系中指代長度、容量和重量三大基礎物理量的測量标準,其概念可分解為:
- 度(dù):對應長度單位,如尺、寸,英語譯為"measurement of length";
- 量(liáng):涉及容量單位,如鬥、升,對應"measurement of capacity";
- 衡(héng):表示重量單位,如斤、兩,英譯作"measurement of weight"。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這是古代社會規範物質量的基本制度。《辭海》記載其最早系統化記載見于《漢書·律曆志》,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首次實現全國度量衡标準化。
現代國際單位制(SI)框架下,中國自1959年起采用國際米制系統,2018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明确規定使用千克、米、升等法定計量單位。比較語言學研究表明,英語中對應概念"weights and measures"特指商品交易中的法定計量标準(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023版)。
國家标準GB/T 17295-2008《國際貿易計量單位代碼》顯示,當代度量衡體系已實現與ISO國際标準的全面接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計量司定期發布最新計量基準器具目錄,确保量值傳遞的溯源性(www.samr.gov.cn/jls/)。
網絡擴展解釋
度量衡是用于計量物體長度、容積和重量的統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 度:指測量長度的工具,如尺、寸等。古代以人體為基準,如“布手知尺”(手掌張開為尺)。
- 量:指測定容積的器皿,如升、鬥等。例如“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
- 衡:指稱量重量的工具,如秤、砝碼等,如“鈞”“石”等單位為古代常用。
二、曆史發展
- 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黃帝時期已有“設五量”的記載。
- 統一進程: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一度量衡,成為中國古代制度标準化的裡程碑。
- 國際标準:1875年《米制公約》籤署,推動全球計量單位統一。
三、古代具體單位
- 長度:寸、咫、尺、丈、尋、仞(1尺≈23.1厘米)。
- 容積:升、鬥、斛、豆、釜(1升≈200毫升)。
- 重量:铢(1兩=24铢)、兩、斤(1斤≈250克)、鈞、石。
四、現代擴展
度量衡已發展為涵蓋十大計量領域,包括時間、溫度、電磁、光學等,并逐步向量子計量等新興領域延伸。
五、社會意義
- 國家治理:作為制度基礎,保障稅收、貿易公平。
- 科技支撐:精确計量是科學研究與工業發展的前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單位換算或曆史細節, 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