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英文解釋翻譯、牛蒡子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fructus arctii
分詞翻譯:
牛蒡的英語翻譯:
burdock
【醫】 Arctium lappa L; bardana; burdock; lappa
子的英語翻譯:
【機】 leaven
專業解析
牛蒡子(Arctium lappa)是菊科植物牛蒡的幹燥成熟果實,漢英詞典中常譯為“Great Burdock Achene”或“Arctii Fructus”。作為傳統中藥材,其性味辛、苦、寒,歸肺、胃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臨床用于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不透等症。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牛蒡子含木脂素類化合物(如牛蒡子苷)、揮發油及多酚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及免疫調節作用。
《中國藥典》(2020年版)記載其炮制方法為“除去雜質,洗淨,幹燥後炒用”,經炒制後可降低寒性,增強止咳平喘效果。國際植物命名數據庫(IPNI)将其拉丁學名規範為Arctium lappa L.,确認其在全球溫帶地區的廣泛分布及藥用曆史。
網絡擴展解釋
牛蒡子是菊科植物牛蒡(學名:Arctium lappa)的幹燥成熟果實,為常用中藥材。以下從多個方面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一、基本定義與别名
- 植物來源:牛蒡為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呈長倒卵形,表面灰褐色帶紫黑色斑點,具數條縱棱,果皮堅硬,子葉淡黃白色。
- 别名:因形态和功效得名,如惡實(因鈎刺易黏附衣物)、鼠粘子(鼠類易被黏附)、大力子(古人認為其藥效強勁)。
二、性味歸經與功效
- 性味:辛、苦,性寒。
- 歸經:主歸肺、胃經。
- 功效:
- 疏散風熱:用于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常與薄荷、金銀花配伍(如銀翹散)。
- 宣肺透疹:治療麻疹不透、風疹瘙癢。
- 解毒利咽:緩解咽喉腫痛、丹毒、痄腮(如普濟消毒飲)。
- 消腫療瘡:用于癰腫瘡毒,如乳癰(瓜蒌牛蒡子湯)。
三、臨床應用與方劑舉例
- 風熱咳嗽:配伍桔梗、連翹,增強宣肺作用。
- 咽喉腫痛:牛蒡湯(含防風、荊芥穗等)可疏散風熱、利咽止痛。
- 麻疹不透:與薄荷、蟬蛻同用,促進疹毒外透。
四、形态與名稱由來
- 果實特征:長5-7mm,表面帶鈎刺,易黏附動物皮毛,故稱“鼠粘子”。
- 文化關聯:古文獻《本草綱目》描述其“通十二經脈,洗五髒惡氣”,凸顯藥效廣泛。
五、現代研究與注意事項
- 現代應用:研究發現牛蒡子中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并可用于糖尿病腎病防治。
- 用法用量:煎服6-12g,炒用可降低寒性。
牛蒡子集疏散、解毒、透疹等功效于一體,是中醫治療外感風熱及熱毒證的常用藥。其名稱融合了形态特點與文化寓意,體現了古人觀察自然的智慧。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