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silent partner
anonymity; cryptonym; pseudonym
【法】 anonymity
partner; shareholder; stockholder
【經】 capitalist; share holder; shareholders; stockholders
匿名股東(Anonymous Shareholder)指在公司注冊文件或公開記錄中未披露真實身份的實際股權持有人,其權益可能通過代持協議、信托結構或離岸公司等形式間接體現。該概念在漢英法律及金融語境中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法律定義與隱蔽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216條,股東身份需在工商登記中明确記載。匿名股東通常利用“名義股東”(Nominee Shareholder)作為法律外殼,規避直接信息披露義務。此類操作常見于跨境投資或涉及商業隱私保護場景,但可能觸發反洗錢監管審查。
權益實現路徑
匿名股東通過《信托法》框架下的股權代持協議行使收益權,如《信托法》第2條規定的委托人-受托人關系。實際控制人雖不顯名,仍可通過協議條款獲取分紅、表決權轉讓等經濟利益。
國際監管差異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Rule 13d-1要求持股超5%的受益人必須披露實控人身份,而部分離岸金融中心(如開曼群島)允許注冊股東完全匿名。這種差異導緻跨國企業常通過多層架構實現股東信息隱匿。
風險與合規邊界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第17條明确,任何股權代持協議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2023年上海金融法院判例顯示,匿名股東在債務糾紛中可能因無法舉證實際出資關系而喪失權益主張資格。
匿名股東(又稱隱名股東或實際出資人)是指實際向公司出資或認購股份,但出于規避法律或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登記為股東,其姓名或名稱不體現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及工商登記中的投資者。以下是詳細解釋:
匿名股東的核心特征在于“名實分離”:
擴展說明: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四條,匿名股東與顯名股東間的股權歸屬糾紛屬于合同範疇,需通過協議約定及實際履行情況判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