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iffuse choroiditis
【醫】 dissemination
【醫】 chorioiditis; choroiditis
播散性脈絡膜炎(Disseminated Choroiditis)是一種以脈絡膜多竈性炎性病變為特征的後葡萄膜炎類型。該疾病在《實用眼科學》(第3版)中被定義為“脈絡膜及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彌漫性炎症反應,伴隨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和Bruch膜的結構性損傷”。其英文術語"disseminated"強調炎症病竈呈散在分布的特點,病理特征包括淋巴細胞浸潤、脈絡膜增厚及局部視網膜脫離。
根據美國眼科學會(AAO)2023年發布的《葡萄膜炎診療指南》,該病典型臨床表現包括:視力模糊(87%)、飛蚊症(62%)、視野缺損(45%)等主觀症狀,眼底檢查可見多發性黃白色病竈,多集中于後極部脈絡膜。診斷需結合光學相幹斷層掃描(OCT)顯示的脈絡膜增厚,以及熒光素血管造影(FFA)顯示的病竈區早期低熒光、晚期滲漏特征。
治療方案參考《中華眼科雜志》2024年專家共識:急性期采用全身糖皮質激素沖擊治療(甲潑尼龍1g/d×3天),慢性期聯合免疫抑制劑(環孢素3-5mg/kg/d)。對于合并黃斑水腫病例,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可使視力改善率達71%。病程監測需定期進行廣角眼底照相和視野檢查,預防并發性白内障和繼發性青光眼等後遺症。
播散性脈絡膜炎是脈絡膜炎的一種臨床分型,屬于後葡萄膜炎範疇。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定義與分類
播散性脈絡膜炎表現為眼底出現多個分散的、大小不一的孤立病竈,新舊病竈可能同時存在。根據病變範圍,脈絡膜炎可分為彌漫性、播散性和局限性三種類型,其中播散性介于彌漫性和局限性之間。
病理特征
症狀表現
患者可能出現眼前閃光感、黑點飄動(玻璃體混濁)、視力下降,嚴重時出現視物變形或視野暗點。因脈絡膜無痛覺神經,通常無疼痛感。
病因機制
主要與自身免疫異常有關,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脈絡膜組織,導緻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和血管破壞。少數病例可能與感染(如細菌、病毒)相關。
診斷依據
需結合眼底檢查、熒光血管造影等,典型表現為:
提示:若出現視力異常,建議及時進行眼底專科檢查。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