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查法英文解釋翻譯、逆查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auditing from the trial balance
分詞翻譯:
逆的英語翻譯:
athwart; contradictorily; counter; disobey; go against; inverse
【醫】 contra-
查的英語翻譯:
check; consult; examine; investigate
法的英語翻譯: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醫】 method
【經】 law
專業解析
逆查法(Reverse Lookup),在詞典學特别是漢英詞典的語境中,指的是一種通過目标語言(通常是英語)的釋義、對應詞或關鍵詞來查找源語言(漢語)詞條或表達方式的檢索方法。它與常規的“順查法”(即通過已知的漢語詞條查找其英語釋義或對應詞)方向相反。
其核心原理和應用如下:
-
核心原理:從已知的英語概念出發尋找漢語表達
- 當使用者頭腦中有一個英語概念、短語或描述,但不确定或不知道對應的漢語詞是什麼時,就會用到逆查法。
- 使用者需要分析這個英語概念的關鍵詞或核心含義,然後在漢英詞典的英語索引(通常位于詞典後半部分)或專門的逆查索引中查找這些英語詞。
- 詞典的逆查部分會列出這些英語詞或短語,并在其後指向一個或多個可能表達該含義的漢語詞條(通常是拼音或漢字),使用者再根據這些指引去查找相應漢語詞條的詳細解釋,以确認最貼切的對應詞。
-
在漢英詞典中的具體應用
- 查找特定概念的漢語對應詞: 例如,想知道“sustainability”這個概念在漢語中通常怎麼說,可以在逆查索引中查找“sustainability”,可能會找到指向“可持續性 (kě chí xù xìng)”的條目。
- 查找近義詞或特定語境下的表達: 例如,想知道除了“big”之外,形容建築“宏偉”用哪個詞更合適。可以查“grand”或“magnificent”,逆查索引可能會指向“宏偉 (hóng wěi)”、“壯觀 (zhuàng guān)”等詞條。
- 解決“知道意思但說不出來”的問題: 這是逆查法最典型的應用場景。使用者心中有一個明确的概念或描述(用英語思維),但無法用準确的漢語詞彙表達出來。
- 驗證翻譯或尋找更地道的表達: 在翻譯或寫作中,對某個初步想到的漢語詞是否準确表達英語原文意思存疑,可以通過逆查法,用英語關鍵詞反查,看詞典推薦的漢語詞是否與自己想到的一緻,或者發現更地道的表達。
-
價值與優勢
- 解決順向檢索的盲區: 彌補了僅靠已知漢語詞查找英語解釋的不足,特别適用于概念先于詞彙出現的情況。
- 提升表達的準确性和豐富性: 幫助使用者找到最貼切、最地道的漢語表達,避免生硬直譯或詞不達意。
- 輔助翻譯和寫作: 是漢英雙語使用者、翻譯工作者、外語學習者進行産出(說、寫、譯)時不可或缺的工具。
- 理解詞彙的語義網絡: 通過一個英語概念可能對應多個漢語詞條,使用者可以了解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别和適用語境。
權威性參考來源:
- 詞典學理論著作: 如《詞典學概論》(Introduction to Lexicography) 等專業書籍會系統闡述詞典的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其中索引技術(包括逆向索引)是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著作論述了逆查法的理論基礎和設計原則 。
- 主流漢英詞典的編纂實踐: 權威的漢英詞典(如《新時代漢英大詞典》、《牛津英漢漢英詞典》、《外研社漢英詞典》等)普遍設有英語索引或專門的“漢英逆引詞典”部分,其前言或使用說明中通常會明确解釋“逆查法”或“反向查找”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這些詞典的體例設計本身就是逆查法應用的最佳證明和指南。
- 語言教學與研究文獻: 在二語習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和翻譯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領域的論文或專著中,常會探讨詞典使用策略。逆查法作為一種重要的主動産出型詞典使用策略,其效能和應用場景在這些文獻中常被分析和驗證 。
網絡擴展解釋
逆查法(又稱倒查法、溯源法)是一種審計或稅務檢查方法,其核心是通過逆向追溯會計資料來發現問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邏輯
逆查法以經濟活動的結果為起點,按照會計處理的相反順序(會計報表→總賬→明細賬→記賬憑證→原始憑證)進行審查。這種方法通過分析報表中的異常數據,鎖定可疑項目後逐步追溯至底層憑證,最終查明問題根源。
2.實施步驟
- 第一步:分析會計報表
通過審閱資産負債表、利潤表等,識别異常波動或矛盾指标(如收入與成本不匹配),确定審計重點。
- 第二步:核對賬簿
根據報表疑點,檢查相關總賬和明細賬,驗證賬表一緻性,縮小問題範圍。
- 第三步:追溯憑證
針對賬簿中的異常記錄,進一步核對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如發票、合同),确認業務真實性。
3.主要優點
- 高效精準:通過報表分析快速定位風險點,避免全面審查的繁瑣;
- 資源節約:適用于業務量大或線索明确的場景,節省人力與時間;
- 深度挖掘:對重點問題能徹底追溯,确保查深查透。
4.局限性
- 依賴經驗: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和職業判斷,否則可能遺漏線索;
- 覆蓋有限:側重于已發現的問題,可能忽略其他潛在風險。
5.適用場景
- 稅務稽查:快速核查企業申報數據的真實性;
- 專項審計:針對特定風險領域(如舞弊調查);
- 大型企業檢查:業務複雜時通過逆向追蹤提高效率。
總結
逆查法通過“結果導向”的逆向邏輯,成為現代審計和稅務檢查中的高效工具,但其效果高度依賴執行者的專業能力。如需完整操作案例,可參考MBA智庫百科和正保會計網校的詳細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