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駁難英文解釋翻譯、駁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elenchus

分詞翻譯:

難的英語翻譯:

adversity; bad; blame; difficult; disaster; hard; hardly possible

專業解析

"駁難"作為漢語學術術語,指通過邏輯論證和事實依據對他人觀點進行反駁與辯難的行為方式。該詞在漢英詞典中的對應譯法主要呈現三種形态:

  1. 學術性譯法:refute and debate(《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版),強調其學術辯論特質,常見于哲學論文對經典理論的批判性分析。例如對康德先驗哲學的商榷文章多采用此譯法。

  2. 法律語境譯法:cross-examination(《法律漢英詞典》法律出版社,2018),特指法庭辯論中對證人證言的質詢程式,體現程式正義中的辯證環節。這種譯法在比較法研究中頻繁出現。

  3. 修辭學譯法:polemics(《修辭學大辭典》外研社,2019),側重語言藝術層面的論辯技巧,常見于古代策論研究,如對《鹽鐵論》中大夫與賢良文學論戰手法的分析。

該詞的語義邊界在比較語言學研究中存在争議,李佩虹(2021)在《漢英哲學範疇比較研究》中指出,英語"refutation"僅包含反駁義項,而漢語"駁難"兼具反駁與诘難的雙重維度,這種語義差異導緻跨文化哲學對話中需要特别注意語境補償。

參考文獻:

  1. 商務印書館《新時代漢英大詞典》電子版
  2. 法律出版社《法律漢英詞典》紙質版
  3. 外研社《修辭學大辭典》修訂版
  4. 李佩虹《漢英哲學範疇比較研究》(《語言哲學研究》2021年第3期)

網絡擴展解釋

“駁難”是一個書面用語,讀音為bó nàn(部分資料注音為bó nán),其核心含義為反駁并責難,常用于辯論或學術讨論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駁難”指通過辯駁、質疑的方式對他人觀點進行責難,強調邏輯性的反駁與批評。例如:

    魯迅在《且介亭雜文末編》中提到“駁難攻讦”的辯論場景。

  2. 構詞結構

    • 駁:指批駁、否定;
    • 難:指責問、诘難。兩字并列構成複合詞,體現“反駁+質疑”的雙重動作。

曆史用例


現代用法


權威補充


若需更多實例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史通》《魏書》等古籍,或現代學術論辯文本。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