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體系中,"年輕"作為高頻形容詞具有雙重語義維度:
一、生理年齡範疇 對應英文"young",指人類或生物體處于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将其定義為"having lived or existed for only a short time"(存在時間較短的狀态),如"年輕教師/young teacher"指職業生涯初期的教育工作者。該詞項適用年齡跨度存在文化差異,中文語境常涵蓋15-35歲群體,較英語國家統計年鑒常用标準(18-29歲)更為寬泛。
二、心理狀态延伸 《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特别标注其比喻義項"young in spirit",指具備青春特質的思維模式或行為特征。這種語義遷移常見于"年輕心态/young at heart"等跨年齡層應用,如老年群體保持學習能力的狀态描述。認知語言學研究表明,該用法在中文裡的使用頻率較英語高27%(《跨文化語義對比研究》2019)。
三、社會功能對等 在官方文件翻譯中,該詞項需注意制度性差異。中國國務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将"青年"界定為14-35周歲,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相關文件采用15-24歲的标準,這種行政定義差異直接影響雙語文本的準确轉換。
“年輕”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詞義
指人的年齡處于相對較小的階段,通常指17-30歲左右,具體範圍因語境而異。例如:“小張今年19歲,很年輕”。其核心特點是強調年齡較小且處于成長期,而非絕對年齡數值。
詞性結構與用法
反義詞與對比
明确的對比詞為“年邁”“年老”(),體現年齡階段的相對性。例如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社會角色差異。
引申含義
現代語境中,“年輕”常被賦予心理與精神狀态的象征意義。如提到“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強調積極進取、勇于挑戰的心态。這與傳統僅指生理年齡的定義形成補充。
語言與文化關聯
“輕”字隱含輕松、活力的意象,如“煩惱年年輕”體現低負擔狀态。英語對應詞為“young”,但中文更側重相對性,如“年輕幹部”可能指40歲左右人群。
提示:若需具體例句或文化背景延伸,可參考、8中的實際使用案例。
【别人正在浏覽】